消息 2022年1月1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中国信通院“智能+”学院举办的2022年学术交流年会成功举办。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技术研究部工程师谢滨分享了IDO-标识数据模型方法与实践。
谢滨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互操作等方面技术研究。推动标识编码、元数据等系列标准编制,牵头制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线缆)等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由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标识数据服务三部分组成,从数据角度看,则是由标识数据、解析数据和对象数据三类数据组成,标识编码解决产品唯一性问题,解析记录实现产品的寻址和定位,对象数据建立了产品自身的参数规范。研究如何结合产业需求,对三类数据进行分类、建模和规划,促进数据共享流通。
谢滨指出,首先,建立可识别数字对象,对每一个打标识的产品进行建模和管理,将物理世界的产品,映射到虚拟世界中,构建可识别数字对象,在数字对象内部,能够动态加载标识的编码、解析记录和产品本身的对象数据。进一步划分产品对象分类,将标识对象按照人、机、料、法、环和产品六大维度分类,由属性数据和事件数据组成。属性数据用于描述产品本身固有的数据,如产品的型号品牌。事件数据用于描述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由位置、状态、所有权、管理权等变化所产生的数据,如产品入库、打包等事件。对于可识别数字对象的业务模式,核心是为各级节点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基础服务,包括数字对象的创建和交互两大流程。由国家顶级节点提供顶层设计,以二级节点抓手,借助数据共享组件,打通供应方、生产方、适用方之间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异构数据。后续,将推进四个一的工作计划,立项1本白皮书,编制1系列元数据标准,推广应用1个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一批通用型和行业型实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在推进标识解析、“星火·链网”两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大量前瞻性研究探索,并根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区块链基础设施蓝皮书》等一批研究报告,组织制定技术标准8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8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为促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关键技术发展,推动基础设施规模化应用,赋能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实践落地,我们将持续推进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