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这个寒冬,我想:很多人靠熬,是熬不过去了!
在过往的人生经验里,我们熟悉一种规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失去的还会回来,得到又在失去,仿佛的这就是世界运作的规律。
所以当面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说:熬一熬吧,春天总会来的。
但很遗憾的是:从2019年疫情来临开始,世界变化的趋势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周期依然存在,但趋势不再按照线性的轨道进行变化了,取而代之的新法则,名曰:K型走势。
它本质上是一次非常剧烈的社会分化,而其带来的结果用诗句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碧落黄泉不相见。
01
关于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学家们曾经预言过5种经济复苏类型。
第一种是经济触底后,立即反弹的“V型”复苏,也可以称之为“快复苏”模型。
若经济增长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紧接着的两个季度出现反弹,对于任何一个从衰退中复苏的经济体而言,这都是最理想的复苏模型。
幸运的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里,我们都处于V型走势的周期之下,因为我们相信:“失去了,还会再回来”,世界似乎大体是不变的,公平的,一切的努力都有回报,都有意义。
而不幸的是,在过去三年和未来的几年中,V型走势都不复存在。
而与V型走势类似的,第二种情况就是“U型”复苏,它的总体走势和V型类似,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来完成复苏。
经济学家预测:若增长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那么在反弹之前,可能会持续4—8个季度,在此期间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高失业率和低通胀期。
总体来说,U型走势也是相对乐观的预测——2019年,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超55%的CEO认为“U型”复苏的可能性更大,这意味着全球经济至少要在2022年恢复。
但从目前的疫情持续爆发的情况来看,这种乐观的预测与现实情况想去甚远。
第三种模型被称为“耐克型”复苏。经济受到冲击后急剧下降触底,然后缓慢恢复,很像一个钩子的走势,而从三个的模型开始,都可以称之为“慢复苏”
一些经济学家给出的理由是: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触底,随后缓慢恢复,但都没有达到恢复预期,他们预测经济恢复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
第四种和第五种复苏模型就显得比较悲观了。
2020年8月,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经济学家罗比尼发出警告,如果没有新冠疫苗,政府刺激措施不力,加之第二波疫情反扑,那么全球将被“W型”复苏反复折腾:下降、反弹,再下降、再反弹。
而最后一种“L”型复苏更令人绝望,它指的是经济增速急速下降后几乎没有复苏。个人和企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失业率居高不下,破产现象持续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大萧条”。
就在我们对世界经济未来走势的预测争论不休时,有一个新词——“K型”复苏,却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认同,它甚至被称为:
“残酷的复苏模型”
K型复苏本质上是分化,是一种差异化复苏。
在经济遭遇整体性下跌后,一部分产业和经济体反弹上升,另一部分仍然维持在低位,形成分叉走势,很像英文字母“K”。
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观点都在证明,K型走势,就是我们当下所在的残酷世界。
02
如上,所说的K型走势本质上是:一场剧烈的分化。
这个角度放到宏观来看,放到国际形势来看:疫苗的获得,就成为了地区国度命运的分化点。
谁率先获得疫苗实现大范围接种,谁就能率先复工复产,从2021年4月份的公开数据来看:全球新冠疫苗的接种量已超过8亿剂次,但其中:仅中国,美国,印度三个国家就超过4.8亿剂次,占到了总体的近60%。
而在全球的221个疫情地区之中,仅有173个国家接种疫苗,还有48个国家的人民没有接种到任何一支疫苗。这些缺少疫苗的国家,势必将长期深陷在疫情的泥潭中,成为K型走势的下端。
而这个角度放到经济趋势之上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弱也会成为一个新的分化点。
疫情暴发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短时间内使得金融市场得到稳定。
但对于大多数的新兴国家来说,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却不大。如果通过政府举债来刺激经济,那么在政府债务已经很高的前提下,倘若美国经济真的率先恢复,开始缩紧货币,就可能造成新兴国家货币贬值,或者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在美国始终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大环境之下,调控能力的高低将决定所在的经济体是收割他人,还是被收割的命运。
当然,作为国人幸福的地方就在于,无论是疫苗问题,还是调控问题,我们都是大大受益的国度,是属于K型曲线向上走的部分。
如果将目光放到经济体内部来看,则分化点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分化。
倪叔今年年初曾经写过一篇《为何疫情之后,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简明扼要的概括了:
2019年爆发的疫情,体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上的结果就是:富人更有钱,穷人更穷!
这一次为了应对疫情,全球各国央行都进行了大规模刺激性计划。
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债务增加了24万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281万亿美元,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超过了355%。
但是,各国央行释放出来的巨大流动性却没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实体经济,而是一窝蜂拥进入了资本市场,涌向了投资周期短、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
因而当全球股指创下新高的同时,实体经济却还在泥潭中挣扎。
而不持有资产,只持有现金的穷人,就只能望洋兴叹,在降薪裁员的危机下,将仅有的身体消耗在无休无止的996之中,换取苟活的资格。
那一年我们见到了,深圳湾的房子一年涨了100%!
那一年我们见到了,茅台(600519)股票一年涨了86%!
那一年我们见到了,2020年,美国最富裕的50个人的财富相当于美国最贫困的1.65亿人的财富总和,美国亿万富豪的财富增加了1.1万亿美元。
那一年我们看到了:胡润百富榜上,中国上榜的企业家总资产比去年增加了10万亿,这是榜单发布以来上榜企业家总资产增长最快的一年,比此前5年财富增长的总和还要多。
所以我们在2021年看到了很多用于限制暴利行业,限制豪富,反垄断,"破门阀"似的政策调控,本就是要为过于强力的马太效应进行对冲。
但总体来说:K型复苏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复苏,因为狂欢的门票、胜利的果实只属于“K”的上半身。
03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2021年,疫情的继续,就意味着的分化的继续。
财经十一人在2021年的年底做了两篇统计报告,分别列举了:《2021十大收缩行业》和《2021十大扩张行业》
十大收缩行业分别是:房地产,教育培训,航空与机场,旅游与景区,商场与超市,餐饮与酒店,养猪养鸡,影视,火电,装修与园林+互联网
十大扩张行业分别是:显示器材,集成电路与芯片,锂电池,医疗器械,光伏制造,有色金属,被动电子元件,生物制药,化学原料,钢铁;
这两张名单的出台也意味着:在不知不觉中,K型的分化就已经将我们所在的行业分出了三六九等,而高低之间,正好就是K型曲线的上下沿。
就如同疫情刚刚来临之时: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行业受到资本的追逐,而餐饮旅游等传统行业却遭到当头一棒。少数热门行业的股票大涨特涨,好资产价格泡沫化,更多行业的股票却是绿油油一片,坏资产甚至遭强行淘汰。
曾经不分高低贵贱,相同相似的行业,从此确再难相提并论了,而在这些行业走势的分化背后,是无数人与家庭的命运转折。
而这样的分化趋势,在行业之内也是如此,以倪叔所在的自媒体行业为例,当外部舆论环境持续恶化,国家监管加强,互联网行业走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总需求在不断减少。
这就意味着:整个行业能分享到预算都在减少,而在一分化点之上,有些人成为头部,可以依然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变得更强;而一些人,则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淘汰,为了求生存而开始转行,从此脱离这个领域。
几年之前,大家都是同行,享受着相同的产业福利和公共空间,而几年之后,大家会越来越缺少见面的机会,因为已经不再同一个领域了。
也就是前文说的:碧落黄泉不相见
这样的分化,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但无论其合理与否,分化出现必然导致剧烈的社群之间的撕裂。
而事实上,我们已经身处其中了。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见识到了社会群体在舆论上的巨大撕裂,微博作为广场陷落,各种奇葩事件层出不穷:
你很难想象,几年前,企业家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如今就变成了剥削人民的罪魁祸首:资本家了;
你很难想象,一群肖战的粉丝,可以让整个中文互联网世界的舆论环境陷入饭圈斗争;
三只松鼠,一个国货品牌能因为2019年的一张海报选用了一个眯眯眼模特而被扣上辱华的帽子……
社会可分享的共识越来越少,而观点的分歧之大,只能靠身份来划分阵营,导致女权甚嚣尘上……
无论微博,知乎,还是B站,豆瓣,只要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就是充满着巨大的戾气,在他们身上,你会看到巨大的绝望,他们一方面相信国家必将强大,但又对自己个体的未来充满绝望……
在倪叔我一个30来岁的过来人看来,今天的年轻人拥有很多的选择与机会,倪叔当年大学毕业的除开上班别无选择,而今天的年轻人可以做网红,可以做自媒体,可以做UP主,可以上班之外的无数选择,我也很难想象中,在我们80后群体之中能有人像何同学一样,还没大学毕业就名满天下,一个广告就能有几百万收入,在倪叔看来这一代的年轻人前途似锦;
年轻人看来:倪叔,你们80后再苦,但基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学读了,大公司进了,房子买上了,婚结了,而对于95后00后来说,很多基本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如果父辈帮不上忙,那么你很难想象一个年轻人是如何去应对深圳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房价,而没有房又如何结婚呢?至于说像何同学那样的佼佼者又有几个呢?更多的人只是大猛子啊~
倪叔和倪叔同行们曾经以为:90后会是新中国以来:第一代人格健全,极富个人意识的年轻人。
因为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有天量的信息资源滋养,有继承着赶上过改革开放的60后一代人的资产,有机会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必为钱工作……
但如今看来,那只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90后人群带来的假象,而大量的低线城市的90后00后,他们却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在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面前,显得个体前所未有的虚弱,只能将自身的命运依附于爱国,反资本,反干预这样的“大事”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聚集在一些没有规则管控的社区,然后:抓特务,撕小三,扒明星,挑对立,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而他们只有在旧世界燃烧的灰烬里才能感受到那团存在于心口的火热。
分裂就是这么发生的,任那一方看起来都很无辜,而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因为分化而形成的社群矛盾,它已经大大超出了某一个企业或平台的管辖能力之上,只能成为时代的一种“顽疾”,而基本上很难改变。
04
没有谁能够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在K型走势之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究竟在K的哪一边?
K形时代无疑是残酷的,但很多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却是转型,是希望可以自己可以走到一个不那么内卷,不那么残酷的赛道上去躲避残酷的竞争与淘汰。
譬如:据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七成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
但事实上,在K型走势的逻辑里,任何一个行业新人都只会成为K型下方面众多被淘汰的产能中的一员,而真正的生存机会只有一个:
竭尽全力走到K型曲线的上方
所以,吴晓波老师在年终秀名为《K型时代的新活法》的演讲里,会斩钉截铁的告诉创业者:
我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一个行业比你在的行业更好,别的行业一样苦。
我们能干的就是:回到我们自身的小行业中,去优化供给,通过创新去唤醒需求,让自己在2022年成为一个行业的偏执者。
唯有偏执者才能走到“K型时代”上面的那条曲线上去。
K就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你改变不了它。
能改变的,其实只有自己。
这很复杂,因为没有人是可以随随便便的成为行业头部……
这很复杂,因为,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但这也不复杂,或许只要学会:本分
但这也不复杂,或许只学会:相信,相信只要世人还需要好内容,我们就踏踏实实的做一天好内容……
2022年,是属于偏执狂的一年,也是属于那些愿意尘世大浪之中,坚守自己本分,把功夫做到绝顶的人。
欢迎同样关注K型时代的新活法的朋友沟通交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倪叔的思考暗时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易科物联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