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靖恒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讲过一句话,没有空调就没有新加坡。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空调也没有今天的深圳。”1月5日,在美的集团于深圳举办的楼宇科技TRUE大会上,中国建筑(601668)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在演讲“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解和实施路径”中如此表示。
徐伟认为,在炎热的夏天,室内空调给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的人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能耗和碳排放。国内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0%。另外,建造、建材大概占到18%,特别是建材的生产,钢铁、水泥、玻璃、陶瓷这都是高耗能的产品。钢铁、水泥大致有50%是用在建筑上的,这部分用在建筑上的建材叫隐含碳排放。因此,总的来说建筑领域涉及的碳排放约占4成。
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楼宇科技总裁管金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建筑设备对于节能低碳的要求,给传统的制冷暖通设备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商机,需要把中国的楼宇从双碳和智能化两个方向推进。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告诉记者,在楼宇数字化方面,美的今年主要是以搭环境框架为主,把整个数字化平台的基础能力先做出来。不过目前楼宇行业存在数字化成本高、缺乏数据规范等问题。
孟涛还认为,国内楼宇行业“重交付、轻运营”的状况可能会改变。以前整个行业内,大量的收益还是来自于卖房子、卖资产。关于未来有一个大判断是:一定会从这个模式慢慢转变为自持物业、长期持有、增值保值模式。
节能低碳化
徐伟表示,通过近40年的建筑节能工作,北方供暖能耗是实实在在的显著下降了,但是其它的建筑耗能类型里,能耗强度是上升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建筑标准提高了,90年代之前我们的公共建筑、办公建筑是没有空调的,今天必须要有,特别是咱们南方地区。”
徐伟认为影响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有三大因素。首先,宏观因素包括城市化、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徙、经济增长、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变化,还包括房子的空置率。二是建筑技术因素,也就是建筑节能标准提升、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第三是用能模式的变化,包括建筑逐渐减少用煤、用气,实现电气化,还包括能源结构的降碳因子的变化。比如说在广东地区,,南方电网的电碳因子比北方电网的电碳因子要低,因为有核电、水电,这一块的相对来讲它的排放压力就会小一点。
2021年10月13日,住建部发布了国家强制性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将于2022年4月1号正式实施。《通用规范》要求,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2%。
徐伟表示,既有的建筑要进行改造,比如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都在改,都在进行城市更新或者城市重塑,他们经常用“弹性”这个词,其实就是改造旧城。“怎么改?其实有难点,中国的既有建筑改造,或者是城市更新,既是新话题,也是老话题。不光我们难,德国也难,因为德国房子都是私有化的,你要想改,即使有补贴也很难。”
管金伟向记者表示,对于楼宇行业来说,不管从建筑、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各个行业来说,目前的能耗都是偏高的,尤其是数据中心。在PUE方面,建成的数据中心的PUE在国内都是在1.5-1.6左右。现在国家法规强制要求新建的数据中心必须要达到1.3,改造的要达到1.4。这给传统制冷行业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因为现在数据中心是非常热门的地方。
管金伟进一步介绍,在轨道交通方面,像整个华南区,比如广州地铁集团所有承建和自有的地铁系统,全部都要使用高效机房,能效要比普通制冷设备要高30%以上。在建筑里面,因为暖通设备是能耗的最大户,如果50%-60%的能耗大户能够把能源节省到30%-50%,那这对于整个碳排放的意义是非常重大。
“对于我们来说,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机会,比如像建筑的柔性节能,这一块要用绿电、要用太阳能(000591)。用太阳能,比如下雨天怎么办?这就涉及储冷、储热、储电,关于整个建筑一条龙的改造。对于过去只是卖空调的行业来说,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对于建筑来说,其投资会更大。要达到碳排放的目标,必须要做接下来的动作,无论旧改、还是新建。”管金伟表示。
美的楼宇科技解决方案与交付总监杨鹏宇告诉记者,传统意义上来讲,美的集中在制冷部分的东西比较多,从设备到跟能源相关的系统。现在也有做冷却的部分,比如跟蓄能有关的冷却,也有做综合能源站。美的提供的是主机设备,但外围的很多东西现在也在做组合。
杨鹏宇认为,单位产品的能耗是一方面,但背后的能源构成是个形态,不同的工厂会采用不同的能源组合模式。“我们有拿自己做试验,我们现在在自己的新兴工厂里面,我们也在尝试组合不同的能源形态,在里面利用我们的软件平台来设计,包括跟碳的指标、节能相关的指标,以及运营模式上优化的东西。现在看起来,我们做的是系统性的东西,而不像原来我们只关注单体设备的效率、能耗。”
数字化
孟涛表示,在楼宇数字化方面,美的有几个布局:“今年主要是以搭环境框架为主。另外我们事业部的目标是把整个数字化平台的基础能力先做出来,首先要研发一套基于云的平台。”
孟涛认为,通过这个数字化平台,可以做到人、空间、设备、数据的搜集。通过数据标准、数据支点,可以做到数据规格化,让数据与跨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进行打通。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让数据智能发挥作用,因为数据只是材料,更重要是是要让材料、生产资料为整个业务负责,为最终客户产生价值。
“对内我们是服务于整个事业部的业务数字化的转型,包括整个业务、生产效率、工作效率的转型。对外我们基于数字化平台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比如医院、轨交、机场、园区等等行业应用。我觉得数字化跟研发、制造一样,这是基础能力,不是说可有可无的。”孟涛表示。
他同时认为,建筑行业有几个特点。首先,从拿地到投融建管退,整个流程非常长,项目周期最短2-3年甚至5年等等。过程中涉及的角色特别多,分包机制又特别复杂,专业又特别多。从工程、机电、暖通、智能化,而且智能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里面有照明、消防等,问题特别多。在纷繁复杂的系统里面,现在讲数字化,问题是数字化要在比较好的数据基础上来做。
另外,建筑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数据与结构化,数字化的成本非常高:“我要把设备的运转情况拉上来,光是这件事情,其成本就要比其他行业高很多。比如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把人数字化这是相对简单的。你只要给他一个APP,再给他些甜点,他就会把他的数据给你。以前我们一直在讲人脸数据是很隐私的,但自打经过一些活动后,人脸就全部上来了。举个例子,最早微信绑银行卡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怎么能绑银行卡呢?这太不安全了,但微信就搞了一个过年发红包这件事情,大家的银行卡全部都绑上来了。所以隐私在利益面前,某种程度上大家都妥协了,这就是现实。”
“我们在线化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还有隐私的问题。比如,在空间里面如何识别人。因为只有基于人的识别,基于对人的某种特性识别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里面人脸是其中一个手段,还有有姿态、仪态、声纹等研究方向。”孟涛说。
在设备方面,楼宇设备比物联网传统设备的在线复杂程度也会更高。比如消费端的电饭煲、电冰箱,加入个模块就可以实现在线化。但在楼宇里面,存在所处环境的问题,比如水机一般都在地下室。“对于在线这件事情,对于大家来说很简单,但它有物理条件的限制,这是非常难的。那你就需要用新方式、新技术手段、新的机器来实现。”孟涛表示。
孟涛还表示,目前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体系是行业欠缺的。数据在跨系统之间、跨子系统之间或者跨厂商之间打通是非常难的,这就是因为运营规则、数据标准不统一。
从交付到运营 再到生态
一直以来,国内的楼宇产品普遍存在“重交付、轻运营”的情况。孟涛对记者表示,在行业里,国内楼宇运营的问题一直是存在,这的确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
“但只有你做过甲方,或者跳出来真正做运营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是管过具体商场,大概是7万方的商场。在经营商场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因为楼宇的机制是分包、分包再分包的机制,很多设施设备到最后交付的那一刻,其交付质量是很难把握的。‘重交付’这件事情让大家觉得,这个项目结束了,每个地方把字签了,拿到钱,这件事情就完了,对于运营这件事情没有很多人特别重视。”孟涛说。
他认为,这个现状大的背景是因为国内整个建筑、地产行业一直在主要以大类交付为主,它的整个盈利模式主要和地产的买卖关系挂钩。
“但未来你可以看到,比如香港,当时我们也跟香港交流过,香港的楼宇运营水平非常高的。不过你过去看就会发现,他们用的系统也就是这些系统,没有特别先进的系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跟产业发展现状有关系。比如香港、日本这种老牌的发达区域,他们的整个地产、建筑行业已经发展到以后期运维为主了,它的大量的收益来自于资产增值保值。我们在整个行业内,大量的收益还是来自于卖房子、卖资产。你看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或者不动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大量都是高杠杆、高负债的模式。所以关于未来有一个大判断是:一定会从这个模式慢慢转变为自持物业、长期持有、增值保值模式。”孟涛说。
杨鹏宇则向记者进一步介绍,现在的客户也在变化,原来需要单一的设备,现在变成更需要服务,不仅仅是需要能源站,最终需要的是更高效、更稳定的某种能源供应的模式。
管金伟向记者表示,以前美的是单一设备供应商,卖中央空调、卖电梯,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了。但现在在做楼宇解决方案时就发现,这件事情不能自己做,靠自己一家之力是很难把这个事情推动起来。因为楼宇科技在中国是新兴行业,尤其数字化、智能方向是非常新兴的方向。目前在数字化智能方面,真正在做研究的,应该是阿里、华为,跟传统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一个方向上的竞争对手。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整体的姿态是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系统,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管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