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中国“人造太阳”冲击更热更持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2 18:16:13
导读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再度开机运行。“人造太阳”曾创世界纪录本月初,新一轮实验开始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告诉记者,此次实验建立在对上一轮实验结果的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再度开机运行。

“人造太阳”曾创世界纪录

本月初,新一轮实验开始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告诉记者,此次实验建立在对上一轮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对EAST辅助加热等系统升级改造的基础之上,目标是让“人造太阳”向着更“热”更“持久”发起冲击。

万物生长靠太阳,能不能在地球上造出一个“人造太阳”,实现人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供应梦想?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核聚变能源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成立了研究托卡马克的课题组,并逐步在合肥等地布局设点。

高约11米,直径约8米,重400余吨,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罐子”——这就是EAST,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罐”,用来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建成10余年来,合计超过万人次的中外科研工作者,在这个大科学装置上合力冲击“人造太阳”的梦想,先后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等国际重大突破。

在EAST控制大厅,每隔一段时间,警报灯闪烁,中央大屏幕上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左上角的一行数字就会增加。“105689”,这是记者近日去采访时,看到的“人造太阳”的实验放电次数。在今年5月28日凌晨,这个数字还是“98958”,也正是这次,EAST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越来越多外国学者来“取经”

“过去所里都是把科研人员送到国外深造,如今越来越多外国学者来到科学岛上‘取经’。”宋云涛告诉记者,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展“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研究中心,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5年内将有至少300位世界各地科学家利用EAST开展研究工作。”

探索永无止境,“人造太阳”潜能无限,核聚变研究的衍生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合肥的地铁用上了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质子刀”正成为一项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此外,太赫兹、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等方面的应用正在开展。宋云涛介绍,他们牵头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一些高能耗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双碳”等方面的成果转化。

记者在控制大厅看到了EAST实验运行负责人钱金平,21年前他大学毕业“登岛”研究核聚变,见证了“人造太阳”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又一次过上“朝七晚九”的实验期生活。“目前看,此轮实验至少要持续到明年5月。”钱金平告诉记者,就像运动员跑步,速度是逐渐提上来的,“如今EAST每天实验放电超过百次,在不断地升温、放电过程中逐步检测性能,最终达到最佳状态。”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建设。如同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夸父,在宋云涛等科技工作者看来,新的一年,“向着‘太阳’,再出发”。

据新华社合肥12月21日电

 
(文/青岛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国“人造太阳”冲击更热更持久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381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