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它就成为了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最重要变量,在世界各地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产业链无法正常运转,再加上近年来,经济长期的低迷、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结构性问题的交织共振,全球各国经济在疫情期间几乎都受到了“休克”式冲击。
尽管步入2021年,全球经济较去年出现明显走强,多个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正在逐渐实现复苏,但近日,Omicron毒株的出现,让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再度雪上加霜。全球经济似乎再一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留给人们的时间并没有太多。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及随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欧美央行开启大胆的非常规货币实验。尽管该实验避免了经济陷入“大萧条”,使得资本市场一片繁荣,但实体经济却陷入“停滞”,公共与企业部门债务以惊人速度增长。
2020年,危机已过去12年。然而,欧美不仅没有化解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经济发展更是朝不平衡、不平等进一步固化。经济的长期低迷与不平衡还为民粹主义提供富养土壤,欧美部分经济体政府或政客习惯转嫁国内矛盾,采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策,造成地缘紧张局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则让全球经济陷入停摆,全球经济连接发生松动。要知道,产业链的分工本是为了利用比较优势、节省生产成本,但疫情却暴露了这一做法的负面效应。生产线的全球布局,导致只要其中一环出现断裂,整个链条都会遭受影响。
在全球经济链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退。在疫情早期,中国和欧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罕有地同比下降6.8%,欧盟下降2.7%,欧元区则下降3.3%。但真正造成全球经济的崩溃,却是从美国疫情的失控开始的。
事实上,在中国武汉陷入疫情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还正歌舞升平。一方面,疫情还不算真正严重,第一季度的美国GDP也逆势增长了2.2%;另一方面,美股恐慌性大跌后,美联储的无底线印钱救市,也让市场信心得到安抚。然而,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发展,美国感染人数不断飙升,医疗资源遭遇挤兑,死亡病例不断上升,全球经济开始进一步因为美国的混乱而陷入混乱。
虽然美国不得不开始效仿中国,启动社交禁令、强制居家隔离,但此时,已经过了最佳的管控时间窗口。加上美国经济以消费为主要引擎,强制措施直接导致了经济停滞,失业率攀升。美国劳工部2020年4月数据表示,截至2020年4月,美国已成功提交失业救济申请并获得批准的人数升至全部劳动人口的11%,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封城抗疫五周以来的失业救济申请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600万,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创造的就业岗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美央行依旧如法炮制,再度深化非常规货币政策,市场路径依赖,做多金融资产。一方面,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利率,欧、日等央行更是将利率降至负利率。另一方面,全球各国央行普遍进行了公开市场买卖,比如,美联储增持的资产类别为国债与抵押担保证券。并且,全球央行还进行了信贷宽松,美联储在疫情后重启并创立了多项直接针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实体部门的信贷支持工具。
但不论是利率下调,还是公开市场买卖,或者是信贷宽松,其带来的最直接结果都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扩张,以及全球流动性的持续宽松。其后果必然会引发后疫情时代,或者说后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各类资产价格会因为货币的超发而进行以更贵的形式重新定价。于是,与之前相比,全球经济蛋糕再度大幅缩小,经济发展不平衡,欧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激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Omicron再袭全球经济
当然,随着疫苗的问世和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各国也逐步开启了复苏之路,全球经济较去年出现明显走强。尤其是中美,领衔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复苏。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0%,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同时,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同比实际增长0.5%,环比增长6.4%。该数据虽低于市场预期,但相比去年全年负增长,复苏势头明显。
然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向好的同时,疫情的反复和变种病毒的出现,仍为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列入“需关注的变异株”,用希腊字母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世卫组织还表示,Omicron可能比Delta更凶猛。
同日,全球股市、原油等风险资产重挫,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大涨。截至收盘,美国道指跌幅2.53%,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幅2.2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2.23%。11月26日的“黑色星期五”,是道指70年来的记录最差,也是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有记录以来的最差。
显然,Omicron变种增加了不确定性,让全球经济再一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根据已有的研究,一方面,Omicron毒株含有的突变数量远超过肆虐全球的德尔塔毒株(仅16处突变)。Omicron毒株共含有超过50个突变,其中仅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就有32处,这种过多的突破会对病毒本身蛋白结构带来不稳定性。
另外一方面,Omicron刺突蛋白的突破使得新冠病毒结合并侵入人体细胞,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如果形成免疫逃离,那么对于人体的攻击性则会增强,但同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也通过刺突蛋白来识别病毒。而Omicron这种更适应人体的变异情况,必然就会导致其传播速度更快更广。
无论是病毒突变的增加,还是免疫逃离可能的扩大,Omicron病毒的出现都至少显示了病毒变异的两个特征:一个是在经过多次的人体交叉变异之后,病毒朝着更加适用人体的方向进行变异;另一个则是病毒开始向其它的病毒进行结合变异。也就是说,病毒已经超越来越适应自然界环境的方向发展,如果再继续经人、动物间接不断交叉变异演变,人类对病毒变异的预测,也将越来越困难。
这对于当前靠着不断开动印钞机来维持金融的“虚假繁荣”处境而言,是一件非常不乐观的事情。此前,美国抗疫借助美元“硬通货”的独特优势,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留下一地鸡毛,后劲乏力。现在,美国债务总额已是史上最高,通货膨胀也是31年以来最高。
美联储已开始缩表,放出紧缩信号,原来预计2022年将有三次加息。但Omicron毒株出现带来了“两难”:继续“大放水”,意味着边际效益递减,通胀增加,金融泡沫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放水”救经济,民主党明年中期选举将大概率惨败,失去国会两院的控制权,拜登后两年的执政也会更困难。压力之下,美国举步维艰。
能否抱团共渡难关?
当然,由于Omicron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世界目前还较难判断Omicron潜在的威胁或者会对经济复苏造成怎样的影响。但在Omicron对经济复苏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以前,我们仍有选择。
短期来看,疫情防控是经济活动稳步复苏的前提,首要的依然是有效防疫,阻断疫情传播、推广疫苗接种或加速特效药的研发。其中,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研发是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所在。但现实是,全球抗疫的最大隐患,依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尤其在疫苗分配方面,存在严重不平等,这也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非洲穷国、弱国多,医疗技术、人员、设备、管理都比较弱。基于木桶理论,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最终战役,并非取决于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疫情控制最差的国家。但真实的情况令人沮丧,尽管世卫组织反复呼吁,2021年底,非洲仍然难以完成40%人口的全程疫苗接种目标。富国囤积了数以亿计的疫苗,而穷国数以百万计的医护人员却一针疫苗都没有接种。目前,南非成年人口接种一针疫苗只有约41%,全程接种只有约24%,整个非洲接种疫苗人口不足6%。
中长期来看,各国需要逐步摆脱短期刺激政策依赖。在一定规则下,让要素充分流动,从而提升经济效率,增加就业与收入,让需求释放。这就需要通过改革与全球自由贸易来实现。就目前病毒的演变情况而言,摆在人类目前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全球化,各国各自搭建产业链;另外一种,则是被迫接受与病毒共存的局面,将新冠变成常态流感的形式与文明人类相互依存。
就放弃全球化来说,显然,疫情并不会让人类社会回到全球化进程之前的各国各自为政、主权至上的旧格局上。人类的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知识观念的变化和进步,使得人类不可能离开全球化进程。任何一个国家离开全球化都不能独自发展,但人类会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阶段,这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科技的进步使得制造业对生产要素越来越不敏感,这为有限度的全球化提供了发展的可能。过去的全球化促使工厂迁移到生产要素成本低的区域和国家,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工厂实现了少人化或者无人化的生产。因此,规模化已不再成为产业链考量的最主要变量,这也使得建立多元产业链成为可能。
因此,被迫接受与病毒共存的局面,将新冠变成常态流感的形式与文明人类相互依存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与此同时,部分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依然采取意识形态歧视,借助限制他国发展来维持自身优势。
但从实际效果看,其结果导致的经济体发展曲线下行,不仅引发强烈反制、对抗,还使得地缘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事实是,在大疫之中,中国才是那个有较全面的产业链支撑的国家。尽管中国在技术上可能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产业链却是最齐全的,中国可以借助于双循环抵御新冠的冲击。
但对于中国以外的国家而言,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具备中国这样完善的产业链与制造经验。因此,病毒的每一次冲击,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次经济的沉重打击,尤其是依靠进口、出口以及旅游业为支撑的国家。
如果中美不能放弃对抗、对立,不能携手复苏全球经济,那么这对于中国而言显然是更具有优势,因为中国依靠所建立的完善产业链将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卖方市场。不论是中美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携手合作控制疫情本就是从始至终的最优选择,而人类也不应盲目地走向自我毁灭。
疫情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