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产品现状
1、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期
70多年来,中国中医药经历了建国以来的震荡恢复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发展期。
目前,经过新冠疫情期间,在疫情防控、临床救治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随着政策持续推动,中医药正式进入全面发展期。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发展,将是中医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医诊疗人次稳步提升
根据卫健委数据,2015-2019年中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从9.1亿增长至11.6亿,年复合增速达11.6%。
二、中医药发展6大痛点及解决方向
1、种植体系不完善:重生产轻技术,中药材质量差,品种创新不足,农药等滥用导致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规范治理、产业模式创新,最关键的是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及道地药材基地建设。
2、加工/生产水平低: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低,先进技术应用少,加工标准不统一。
如果想要改善,需要推动中药生产体系的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进而提高中药产品的稳定性与生产效率。
3、流通体系不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不健全,中药材流通信息不透明,运输储存技术落后,中药材溯源难。
建设中药材溯源体系,将有助于推动中药材流通体系逐渐完善,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实现中药材流通体系的完善,仍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推进及可行的共赢机制。
4、诊疗模式单一:
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落后,诊疗模式单一,受限于线下诊疗的空间限制,在中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广大基层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未来,中医医疗将与互联网、AI等技术结合,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智能诊疗服务等方式,提升中医医疗效率,并借助远程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
5、人才短缺:
中医药人才培养周期长,培训方式单一,2019年全国中医医师62.5万人,仅占医师数量16.2%。因此,急需拓展医生教育方式,借助互联网医生教育(在线视频学习)等方式加强人才建设;
6、民众科普:
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薄弱,大众认同度有待提高,中医药理念科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中医药理念科普,利用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图文等新方式,用现代化语言解读中医药,丰富向大众科普中医药知识的途径。
2020年,新华社联合思客传媒发起的《经此一疫再看中医》网络调研活动显示,疫情后大众对中医药认知度有所提升,超5成的人加深了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度,中医药产业有望以此为契机,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指引下提升中医医疗诊疗率,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三、中医药智能化发展2大驱动力
1、政策驱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近年来,中医药政策持续发布,提出要提升中医药科技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现代化发展。
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一批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提到,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与水平提升,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互联网诊疗服务,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互联网防控工作。
2、科技推动中医药智能化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溯源全程化,生产智能化,医疗信息化,互联网中医。
1)溯源全程化:保证药材品质
中药溯源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中药材从种植到加工、流通、临床使用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可追溯,满足政府监管、公众查询、产业运营的需求,提升中药临床用药安全和效果。
2)生产智能化:提升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产品一致性
通过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保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过程的灵活性。
3)医疗信息化:提高医疗机构效率与服务品质,惠及更多患者
我国医院信息化逐渐进入“智慧医院”建设阶段,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9年全国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收集的2219家医院数据,94.32%的中医医院专门设立了信息化部门,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此外,以远程宣教、远程会诊、中医药知识库等方式,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为更多基层患者服务。
4)互联网中医:提高中医医疗的可及性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度,创新医生教育方式,加快壮大中医人才队伍
互联网+中医资源,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根据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产业信息分会发布的《互联网+中医医疗领域数据分析报告》,各省在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医生人数占总统计医生数量超过5%的省级区域共7个,占总样本数据的54.84%。
将名老中医、经典名方的诊疗智慧与互联网技术结合,通过诊疗数字化解决中医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名老中医少的困境,提高中医可及性。
在线诊疗服务:当前典型互联网中医药企业多以提供在线诊疗服务为主,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等结合,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问诊、开方、购药等服务,如大家中医、大象中医、上医仁家、甘草医生等。
互联网医生教育:部分互联网中医平台,如明德学术、元泰堂国学讲堂、康络中医讲堂、心中医等公众号线上医学课堂,除了提供在线诊疗服务外,也借助创客匠人知识付费系统赋能年轻医生,通过直播、视频等提供在线医生教育,提高中医传承性。
目前来看,解决中医医疗资源不均,除了通过互联网将名老中医等资源传播得更广、结合AI技术实现中医诊疗智能化之外,通过互联网提供中医医生教育,壮大中医人才队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长远之法。
因此,可以为中医馆等提供线上化工具及解决方案的创客匠人等技术服务商,凭借快速搭建、操作便捷、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便于在社交圈裂变传播等优势,以及丰富的公众号知识店铺、小程序课堂、APP、PC网校、抖音内容分发平台等内容变现形式,受到业内好评。
在整个科技赋能中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中,中药材种植、中药材溯源、中药材加工、中医馆、互联网中医、AI中医、中医信息化以及技术服务商们,共同构成了国内的中医药产业链。
四、中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将朝诊疗在线化、管理信息化、营销全域化、学习终身化发展
互联网、物联网、5G、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政策的不断落地,将推动中医药行业更加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诊疗在线化:结合互联网与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将中医诊疗线上化,提高中医诊疗的可及性;
管理信息化:中医医院、中医馆等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营销全域化:“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医将借助全域营销的力量深入大众;
学习终身化:互联网医生教育让中医传承有了新的方式,终身化学习将成为中医从业者的必然选择。
2、科技赋能中医药在基层大放光彩
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突出。未来,借助互联网、远程会诊、AI等技术,中医药可以在医联体建设中发挥其价值,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在基层大放光彩,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差、诊疗难、检查难、用药难等问题。
3、科技赋能中医药走出国门,站上更大舞台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国际化持续被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未来,中医药行业将借助现代科技加快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