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产业强则城市兴,建设产业强市是徐州决胜未来的根本所在。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
11月2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原则通过《全市工业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的规模总量、结构层次、科技支撑、智能引领实现大幅提升,力争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力建设具有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翻篇归零再出发,产业强市新征程该如何跑?徐州这样干!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地标产业链
方案提出,要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六大新兴产业,推动总量扩张、结构优化。
以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业为引领,形成3000亿元规模的全球地标性产业集群,继续深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实现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
精细培育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产业的特色产品,到2025年实现产值分别突破500亿元。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要求围绕深地产业、5G、大数据等领域深度谋划,抢占发展制高点,每年新增企业50家以上。
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要求,促产能、提产值、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到2025年,传统产业发展质效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徐州将聚焦重点产业链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通上下游环节,实现全链条培育,打造地标产业。
同时,拓展制造业价值链,延伸高附加值环节,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5年,实现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达到35家。
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做精“专精特新“企业
梯度打造制造业优质企业,就是要聚力培育龙头企业,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壮大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品质、创品牌”。
近年来,徐州不断持续深化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工作,企业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方案强调,要将“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动态推进,打造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同时实施企业上市“鹏程计划”,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开展精准指导培育,并打造企业上市孵化平台。到2025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2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45家。
“专精特新”企业是保障经济韧性的强心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方案指出,要突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导向,到2025年,打造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家。
此外,还要推进壮大中小微企业,并推动各级各类企业提升品质、争创品牌,不断培树质量标杆。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方案还提出招大引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等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倍增工程。
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强调,要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力争每年招引落实10个以上“招商引资1号工程”项目,持续压茬推进“765”计划。
同时围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效,加大技术改造,力争每年实施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300项以上。
还要在做强特色园区支撑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建设功能齐备的都市产业园区。
创新驱动攻坚行动提出,要全方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与大院大所、高校、科研机构等领域对接合作,打造一批高质量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研发成果不断转化。同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数字赋能攻坚行动指出,以数字赋能企业全面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全市数字化转型企业总数达到500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同时着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提高优势产业链的本地配套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方案重点聚焦企业云步伐,要求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到2025年,将徐工汉云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绿色发展攻坚行动提出,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聚焦节能减排,加快重点行业降碳,积极实施碳达峰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到2025年,实现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30家;每年实施市级节能改造项目100项以上,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徐州,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