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整洁明亮的控制室里,工作人员在屏幕前一边观察画面一边操作键盘鼠标,5G摄像机实时采集带钢焊缝处的图像并回传,云计算结合AI技术立刻自动检测焊缝是否合格……这里是位于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的冷轧厂5G创新工作室,焊缝云眼质检等多项基于5G、云计算、AI等前沿技术的创新项目在此应用孵化,中国“钢铁侠”搭载5G“筋斗云”,正加速向数字化、智慧绿色转型。
工作人员在冷轧厂5G创新工作室里工作。新华网 刘君 摄
无人机航拍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新华网 刘君 摄
据了解,2020年柳钢集团以防城港钢铁基地为先锋,开启了5G+智慧钢厂试点,先后与中国移动和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今年9月30日,三方联合举行发布会,宣布“5G云上钢厂”正式落户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
工作人员在操控5G+AI智能轧辊装载机。新华网 刘君 摄
5G+AI智能轧辊装载机在防城港钢铁基地应用。新华网 刘君 摄
【同期声】柳钢集团冷轧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广西钢铁冷轧厂厂长陆兆刚:5G云上钢铁这个项目我们主要应用在生产线的数字化转型上。我们通过5G方式就很好地能够运用到互联网的共享算力,尤其是在云上的这些计算资源。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视觉分析这一块,比如说轧辊的自动抓取,通过我们的双目视觉(技术),再经过云算法,是可以模拟人眼来识别轧辊的形状,模拟人工智慧来进行轧辊的自动吊装到磨床的磨削,这块我们是取得比较大的突破的。
工作人员在查看广西首台“5G移动边缘计算(MEC)”。新华网 刘君 摄
基于5G等前沿技术的焊缝云眼质检项目在防城港钢铁基地应用。新华网 刘君 摄
防城港钢铁基地已部署了20多个5G基站,应用了600多个一体化5G摄像机,并启用了广西首台“5G移动边缘计算(MEC)”。目前,5G+AI智能轧辊装载机、“设备云”预测性维护、5G+AR远程协同等10多个5G应用场景已落地;5G自稳定远控天车项目正在冷轧厂调试,年底即将启用;棒线厂的5G无人行车等项目已立项,预计明年上线。防城港钢铁基地正在进行多领域的5G数字化改造,在不久的将来,5G应用将在基地内得到规模化普及。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5G自稳定远控天车项目。新华网 刘君 摄
冷轧厂里,天车正在吊运钢卷。新华网 刘君 摄
【同期声】柳钢集团冷轧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广西钢铁冷轧厂厂长陆兆刚:我们希望通过5G的智能化的发展,让员工在更好的工作环境里面去工作,重工业更能够吸引年轻人来到钢厂,还希望我们的钢厂可以像写字楼、像公园一样,能够让劳动者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谷雨)
工作人员在防城港钢铁基地的智能制造中心工作。新华网 刘君 摄
无人机航拍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新华网 刘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