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核酸标本检测实现全流程信息化;车载核酸检测方舱可24小时连续作业,采集标本最快2小时出结果;大数据技术在病毒溯源方面持续“发威”;无人机动态抓拍的管控区高清视频画面即时回传指挥部……连日来,记者深入上饶疫情防控一线采访,在检测、流调、管控等多个环节,直观感受科技的力量。
11月12日16时,记者来到搭建在上饶市体育中心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只见30多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工作,对当天的核酸样本及时进行检测。10日,我省首个五舱合一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这里正式投入使用,实验室从搭建到投入使用仅耗时20个小时,日检测最高产能可达8万管,按10混1采样方式,每天最多可检测80万人份,可承接上饶市各疫情防控重点区县的核酸样本,助力上饶开展大规模筛查。“目前,已配备100多名核酸检测人员以及120余台核酸提取仪、核酸扩增仪等全自动检测设备,核酸标本检测全流程信息化,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之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搭载5G专网实时将核酸检测报告传输至江西健康码,市民可在第一时间查询核酸检测报告。
“10月30日22时30分抵达铅山后,我们立即进行方舱扩舱、整理设备等,31日凌晨3时便开始接收样本。目前,检测人员轮流倒班,可根据需要24小时不停开展检测工作。”近日,在铅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南大二附院检验科医生王韵春告诉记者。为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我省共调集13台车载核酸检测方舱驰援上饶,实际检测能力每天约3.5万管,采集标本最快2小时出结果。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猎鹰号”实验室、车载检测方舱等先进设备齐上阵,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3D等新技术也各显身手,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新生力量。11月13日,在广信区某管控区,两部无人机正在分头作业,对区域内情况进行动态抓拍,并对居民喊话进行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据警方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两部无人机在80至120米的区间高度飞行,抓拍的高清视频画面即时回传,方便指挥部全面调度,疫情防控管理实现精细化。
在病毒溯源方面,大数据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一名确诊患者在10月30日从上海返回上饶的火车上被及时“截下”,就近在杭州下车,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医学观察。本次流调工作还特别抽调了两名地质测绘队技术人员,运用3D技术,以最快速度画出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活动轨迹,视觉效果一目了然,流调工作实现提质提速。此外,上饶移动通过云视讯、5G双域专网、疫情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七大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助力该市防疫抗疫。(记者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