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AI » 正文

专访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AI产业之中 如何“慢跑”?专访|第六|镜|AI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9 12:34:02
导读

  原标题:专访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AI产业之中 如何慢跑?  诞生于互联网荒漠西安,第六镜三位创始人都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这家公司显然不像AI四小龙一样有着明星企业的经典创业故事。放在数年前,第六镜可能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资本的关注。  而后人工智能产业开始分化,资本意识到人工智能兑现价值的时间表已经超

  原标题:专访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AI产业之中 如何“慢跑”? 

  诞生于“互联网荒漠”西安,第六镜三位创始人都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这家公司显然不像“AI四小龙”一样有着明星企业的经典创业故事。放在数年前,第六镜可能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资本的关注。

  而后人工智能产业开始分化,资本意识到人工智能兑现价值的时间表已经超过产业现实,有着成熟产品和落地场景的AI公司,在这期间浮出水面。

  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

  “目前AI行业没有获得冷静资本的认可,好的一面是大家都更加注重落地,近两三年内泡沫会逐渐消失,大家会沉下心来寻找自己的场景去落地,总体是一个好事情。”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表示。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第六镜9月份宣布获得能源化工企业旭阳集团数千万A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7亿元人民币。

  一家没有明星团队的AI创业公司,如何在活下来的基础上,活得更好?

  两次融资

  第六镜成立于2014年,较早踏入人工智能产业热潮之中,与第六镜一起奔跑的,有“AI四小龙”,2014年成立的商汤,2015年成立的云从,依图和旷世要更早几年;同时,也有更多的AI企业没有跑出来,消失在行业之中。

  第六镜的发展介于两者之间。刘闯表示,“当时对于投资的认识也比较狭隘,我们认为做企业最起码的一个底线是这个企业应该有自负盈亏的能力,一开始以滚雪球的方式,或者承接定制项目一步步的做起来”。

  算上A轮融资,第六镜只开放了两轮融资。第一次接受融资是在2018年,投资方为恒星中能,彼时第六镜面临从一家软件公司向硬件公司的转型,从零开始做硬件,这对于一个轻量化的纯算法团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第二次融资也就是本轮,旭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其表示,战略投资第六镜,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业大数据结合AI技术,第六镜科技不仅具有丰富扎实的实际场景应用经验,同时具备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双方将以工业AI为合作出发点,推动焦化化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工业AI落地应用。

  “既是服务对象,也是投资人”,第六镜A轮投资方旭阳集团并不是单纯的资本投资,刘闯表示,“我们选择投资方比较务实,除了常规的风险投资机构之外,更希望有一些行业战略合作”。

  刘闯介绍,A轮融资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进入工业AI行业,相比民用解决方案,工业AI不管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硬件的机械结构、工程设计,以及最后生产出来装置的工艺,核心技术的搭载等等成本高昂。

  第二是城市AI的标准化,第六镜希望把城市AI的产品做到足够的标准化,标准化产品可以更好的由渠道商实现交付。

  “计算机视觉产品都牵扯到场景定制化问题,大多数渠道商只有商务能力,很少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如果不能让渠道商实现场景化交付,AI落地到具体场景很容易烂尾”,刘闯表示。

  必经之路:走向软硬一体

  在做硬件之前,第六镜主做算法支出不大,基本几个大项目足以维持公司的运转,实现了正向盈利,从算法走向软硬一体,更多来自于客户层面的推动。

  例如人脸识别的落地。最开始人脸识别没有任何反馈屏幕,整体拓扑逻辑就是买一个第三方摄像头,然后网线连到第六镜服务器做运算识别用,将结果反馈到门禁控制,第六镜主要提供了算法能力。

  现在用户需要的设备能够把控制器、算法、算力、摄像头、屏幕等集成到一体,实现简单高效的控制功能,如此厂商也能更好地部署实施,而且用户能够达到最好的体验。

  赤眸系列一体机是第六镜2017年开始研发的一款人脸识别硬件,也是第六镜的主打产品,赤眸VI在性能上相比于前代产品算力提升5倍以上,功耗降低35%。

  据悉,赤眸VI离线识别的支撑人数增加到10万人,整个识别过程的处理速度提升到100ms,如果将速度放慢到200ms,离线识别人数可以进一步扩展到20万人,足以覆盖当前所面临的绝大部分使用场景。

  刘闯表示,第六镜提供的不止是算法,一定会搭配完整的解决方案,客户可以做减法,这也是第六镜对于AI落地思路和概念,“虽然我们是算法起家的公司,但是我不单单只做算法,因为单单只做算法,未来公司确实很难存活”。

  人工智能走向软硬一体是实现标准化交付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AI厂商纷纷开始做硬件,第六镜也踩过不少坑。

  刘闯感慨道,“每一步都是坑,第六镜从零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和基因做这个事情,中途我们几次都想放弃,毕竟这个东西一时半会儿产量也不大,但是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次品率等,很多需要靠量在这个数量级下能做的事情,你能把控的事情不多。”

  对于AI厂商做硬件,刘闯认为,“大家能够跳出算法为上的盒子(out of box),更注重应用、更注重落地,我觉得这是一个良性竞争。”

  从中游切入

  “无论是在城市AI,还是在工业AI领域,我们都是以数据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包括科研技术,硬件产品等等。"刘闯说道。

  “我们以中游身份进入,策略就是先把中游的事情做好,以点的方式做好,做的足够深,足够透彻,再去给行业合作,把上游、下游尽可能的打通,未来无论在哪个行业场景都是这个做法。”

  工业领域第六镜的“中游”定位体现的更加明显,上游有传感器、芯片等,下游是工业软件等,第六镜只做中游的部分。

  例如第六镜推出的热态钢轨表面检测及轮廓测量系统,用于生产线上连续检测热态钢轨表面和尺寸精度,同时实现长材尺寸轮廓和表面质量的精准检测,用以解决大型轧钢厂人工检测造成的精度、速度和质量问题,在生产环节直接降低超过30%的次品率。

  此外,在第六镜科技打造的“煤矿状态专家系统”方案中,还引入了数据中台和可视化,将物理矿区抽象为数字矿区,结合矿区人员、物料、设备的统一管理,形成数字ID,保证生产行为可查可溯。     据介绍,第六镜科技的核心算法平台并没有采用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而是自主研发了深度学习训练及部署框架、分布式端边云AI协同框架、AI算法工具库为核心的工业级AI基础研发平台。     “目的是为了让场景更好的去使用。开源框架有很多冗余的功能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在真实场景使用,效率和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第六镜必须要做一个轻量化的框架,必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刘闯说道。     对于产业直接竞争,第六镜表示并不担心,目前各个公司越来越深耕细作,处于“各有千秋”的阶段,而且差异化非常明显,市场导入期已经结束,AI厂商已经开始慢慢抢占细分市场,并不存在特别明显的竞争情况。     AI产业是一场长跑,第六镜恰好跑出了“慢跑”的节奏。在公司规模尚小时,第六镜主要依靠大客户实现商业持续。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摆在第六镜和刘闯面前的新问题,将会是标杆场景后的迅速复制。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专访第六镜创始人&CEO刘闯:AI产业之中 如何“慢跑”?专访|第六|镜|AI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293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