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一
同时推出两个差不多定位的品牌--飞凡、智己,在冲击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碰撞”。
近期,上汽集团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三季度总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负债逐年攀升,销量持续走低,其中两大合资品牌销量已连续六个月下滑。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态势让上汽对此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两个新推品牌的前途还有待观察。
【营利双双下滑,债务攀升】
10月29日,上汽集团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1866.16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1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36亿元,同比下滑1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64亿元,同比下滑23.04%。营利双降的成绩可以看出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表现的并不乐观。
虽然2021年1-3季度同比去年各项数据是有显著提升的,但由于2020年疫情原因导致了的市场寒冬,2020年前三季度同比2019年同期各项数据都有明显下滑,所以跳过受大环境影响的2020年,将今年三季度报同比2019年,总营收下降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2.1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24%。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明显下滑,负债的逐年上升也是上汽集团的一大心病。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负债总计为5440.75亿元,而对于其而言,自2013年开始就有了逐年负债加重的趋势。就拿2018-2020年三年来看,三年的负债总计分别为4980.5亿元、5484.94亿元和6093.73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个负债增长的趋势,上汽集团今年全年的负债总计或许会与去年持平、甚至超过去年水平。
【合资品牌销量颓势明显】
在财务数据的颓势的背后,是上汽集团销量持续走低的现状。
虽然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仍然是上汽集团的利润来源,但是在缺芯的影响下,两家公司的销量表现并不是很乐观。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850,437辆,同比下滑17.54%,上汽大众的降幅是远超本田、丰田等日系合资品牌平均水平的。
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为901,906辆,同比下滑5.22%,同样处于较高的降幅水平。上汽集团内部的合资品牌,销量优势开始逐渐被其自主品牌追平。
上汽通用五菱虽然累计销量达到了1,051,441辆,同比增长6.74%,但是其产品的可盈利空间并不是很大,因此无法形成上汽集团的利润支撑。据了解,两大合资主力品牌销量同比均已持续6个月下滑。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虽然10月份销售12万辆汽车,为集团内销量排名第二的品牌,但是与去年同比相比,上汽大众10月销量下降超22%。今年累计销量97万辆,同比减少18%。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氢财经表示:“国内乘用车销量整体下滑,特别是疫情等因素影响,对汽车消费需求收缩。加上部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品牌的价格竞争,进一步冲击合资品牌的销售。”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对氢财经表示:“上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销量下降主要受缺芯影响。”
汽车分析师钟师对氢财经表示:“上汽乘用车销量的下滑主要因素是产品力的问题。虽然其他企业也在相继发力,或许会对上汽乘用车造成一定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上汽的产品有些老化了,没有令人兴奋、吸引人的产品出现,格局在做,但改型有些滞后。”
【布局中高端新能源汽车】
上汽集团正向电动汽车业务投入更多资源。
与合资品牌成绩相比,自主品牌的表现较为亮眼,其中上汽乘用车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495,362辆,同比增长22.84%,上汽大通则同比增长34.81%。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自主品牌的价格与合资品牌有明显的梯度落差,符合当前消费需求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集团的产销比重正快速增加。其此前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占整车的13.33%,而去年同期的比例是3.85%,增长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及销量分别同比提高超过两倍。
在公布财报当天,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快速发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公司拟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查APP显示,11月5日,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晓秋,注册资本70亿元人民币。
而飞凡汽车的前身R汽车。去年5月,上汽荣威面向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正式推出全新品牌LOGO“R”标,换言之,R品牌其实就是从上汽荣威的部分业务中分化和衍生而来的。R品牌虽然是上汽乘用车推出的首个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也被认为是上汽乘用车电动化之路的新起点,但成立于2020年5月的R品牌却没有分到此番新能源市场爆发的红利。同样是对标的中高端能源汽车市场,但其今年前3季度汽车总销量不足万辆。
R汽车现在改头换面为飞凡汽车,这个时间点对于上汽来说,也是其“抢占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的重要战略窗口期。通过设立“飞凡汽车”,让R品牌“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运营”,不但可以使R品牌掌握更高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而且将有效助力上汽加速抢占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
11月3日,飞凡汽车披露,其10月整体订单环比增长30%,达到近3000台,其中纯电轿车ER6订单强劲,环比增长64%。
沈萌认为:“品牌是否独立并不会影响发展,特别是如果品牌发展的顺利,母公司更不会轻易让品牌独立而削弱自己的业绩表现基础,所以上汽允许其改名独立、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发展不如此前预期。但是品牌独立可以赋予团队更大权力,更多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此外,上汽还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在2020年携手阿里巴巴、张江高科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智己汽车”。和飞凡不同,智己的定位是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曾表示,新车型会搭载具备城市通勤功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是上汽集团“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
【市场竞争压力下,是分别覆盖还是内斗?】
同时推出两个差不多定位的品牌--飞凡、智己,在冲击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碰撞”。
据媒体消息,一位内部人员透露,在R品牌独立之前,和智己汽车就一直是竞争状态,“我用了的方案他不能用,他用了的方案不希望我用,或者我要在它的方案的基础上再升级、创新,让这个方案更突出”,是存在于这两个品牌之间的常态。
对此,沈萌认为:“上汽希望尽快转型新能源,而其规模和品牌定位又难以下沉到中低端,因此希望以不同品牌进行差异化区分。”
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他们定位很清楚,为了能覆盖20-50万之间的市场,两个品牌将分别定位,智己定位40万以上的市场,飞凡定位40万以下的市场,所以上汽在赌这两个品牌能拉宽覆盖面,圈住更多市场份额获得细分市场。但他们可能是后知后觉才决定了这个战略,会出现这么多声音觉得两个品牌会打架,也是因为一开始他们或许是打算做一步算一步。”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则认为:“飞凡和智己初期产品定位和价格区间不同,市场上直接竞争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后期会存在直接竞争的可能性。另外就是内部资源的竞争,尤其是飞凡品牌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一直是个香饽饽,同时其赛道竞争也是充满压力。而新能源汽车的势头,已经在资本和市场上得到证明。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数据,9月,在整个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的前提下,新能源乘用车逆势增长,销量达到33.4万辆,同比增长202.1%。但是这样的好的市场趋势也同样吸引了一批实力强劲的玩家。
在前有汽车新锐品牌小鹏、理想、蔚来,后有老牌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企吉极氪、岚图的中高端新能源赛道上,在竞争日益加重的趋势下,它们又有什么优势来脱颖而出呢?
钟师认为:“他们的优势的是技术工程底子很强,比其他企业强悍得多,但对于如何赋予两个品牌更加年轻化的新思维是一个困难点,所以他们开放式的引进外部资本和团队,和国外设计公司合作也是试图打破原先固有的模式,如果走通了两个品牌就成功了,但如果覆盖速度上被别的企业超过,可能就蔫了。”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