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瑞典巨头爱立信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爱立信数字服务部门、网络业务部门以及托管服务部门收入集体下降,销售总额与2020年同期相比降低2%,这一结果出乎不少分析师意料。
毕竟,受5G普及影响,全球电信市场正在扩张。作为电信行业最有实力的品牌之一,爱立信理应吃到“发展红利”。
那么,爱立信为什么会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爱立信错失中国市场。
通过爱立信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第三季度爱立信在华销售额下降26.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7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二季度,爱立信中国区业务营收下降幅度还仅为63%。
按此趋势,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还会持续下降。而针对这一情况,爱立信也做出新决定。爱立信总裁鲍毅康表示,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爱立信将会重组中国区业务。简单来讲,就是裁员。
事实上,早在今年九月份,爱立信就已经开始付诸行动。9月初,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解散的消息,一度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都将爱立信此举视作撤出中国市场的信号。
不过,从结果来看,爱立信虽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裁员,但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打算。爱立信撤销南京研发中心,是因为南京研发中心的业务主要与2G、3G、4G技术相关,与5G并没有太大联系。
而爱立信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就是放在5G领域,毕竟,爱立信营收之所以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其5G方案、5G设备在三大运营商招标项目中屡屡落榜。
那么,爱立信能通过技术升级,赢回三大运营商订单吗?笔者认为短期内很难,但长远来看,爱立信很可能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爱立信落榜,一方面是因为技术不如华为、中兴,另一方面原因是,国内运营商在有意扶持华为和中兴。
即便技术超越华为,但在特殊背景下,爱立信也无法从华为手中夺走项目。那么,为什么说爱立信有可能重新夺回原本市场份额呢?
其实,5G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华为、中兴等厂商,在受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全面支撑起中国5G市场建设。而在众多海外通信厂商中,爱立信若是能凭借技术脱颖而出,自然能获得中国运营商青睐。
而很多人将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遭遇,视为瑞典拒绝华为所导致的结果。但事实上,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爱立信虽然是瑞典企业,但在华为事件上,一直都是站在华为一边,国内运营商因为爱立信“立场”,拒绝爱立信,这一理由根本说不通。
在笔者看来,爱立信被拒绝,本质还是因为我国运营商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不再有依赖海外企业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爱立信能否重新夺回订单,并不是取决于爱立信的离场,而是取决于爱立信技术是否足够出色。
结合爱立信最近一段时间动作来看,爱立信正在提升对5G技术的重视程度,降低对4G、3G技术的投入。这说明爱立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在5G赛道加速追赶对手。
在你看来,你认为爱立信最后能通过业务调整、优化,重新夺回自己在中国丢掉的市场份额吗?
爱立信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