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是马背上的骑士,现在我是电瓶车上的骑士。”
今年22岁的易丛斌从小在贵州省晴隆县战马村的马背上长大,该县位于黔西南,是贵州省9个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走出大山”的种子一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初中毕业后易丛斌真的走出了大山,辗转于福建、深圳、青岛等东部沿海各大城市务工。虽然收入比留在家里务农多一些,但心中始终怀着对爷爷奶奶和爸爸割舍不下的牵挂,回家的心愿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我喜欢小时候在马背上飞驰的感觉。”人生的第21个年头,易丛斌最终选择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贵阳,他又做回了那个喜欢自由的少年。而这一次,他的坐骑从马变成了电瓶车。
今年3月,他加入了美团骑手的队伍,第一个月就获得了近六千元的收入,最高时甚至超过九千元。而BOSS直聘此前发布的《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贵阳市城市白领平均招聘月薪为6925元。
超预期的收入回报,让他的心逐渐安定下来。与易丛斌有着类似经历的年轻人不计其数。《美团扶贫报告2020》透露,自2013年至2020年8月底,已累计有931.3万骑手通过美团实现就业增收。经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比对,其中吸纳了54.5万名国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目前绝大多数已实现脱贫。
“把我这个档注销吧”
“刚回到贵阳工作的时候,我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孩子有时候想我了会哭闹,我们也会打开视频聊一聊。”易丛斌透露,如今已经把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接到贵阳一起生活。做骑手虽然辛苦,但时间相对自由,回老家也只要不到4小时,最重要的是,这份在爷爷眼中“稳定”的工作,还有着不错的收入。
在他看来,脱贫成为了一件并不难的事情。与此同时,他的经历,也感染了村子里的年轻人。留在晴隆县本地的村民也不想被贫困的生活捆绑,2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金鹏总盼着“把我这个档消了吧”。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该县还有11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尽管晴隆县生态环境秀美,人文底蕴厚重,却留不住年轻人的心。为了赚钱,他外出打工十年,做过深圳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做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保安……但在今年6月份回来了。2020年初,有朋友介绍郑金鹏去做美团骑手,郑金鹏有些疑虑,“晴隆这么大点地方,会有这么多外卖吗?”
没想到,在晴隆县里上班第一天,郑金鹏就接到40余单,单日收入超过百元。他完全没料到,县城里这么多商家开通了外卖服务。三年间,晴隆县上线美团平台的商家从28家上升到了168家。
商家上平台,需要配送骑手的配合。今年上半年,晴隆县里的骑手人数一度逼近40,基本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两年前这个数字趋近于零。出于提高效率和增加骑手收入,晴隆县今年把美团站点从1个增加到2个,2个站点加起来每月能完成3万余单。
郑金鹏7月份完成了1700多单,当月收入8000余元,这是他十年来拿到的最高月收入。“我现在每周都能回家看望70多岁的父亲”,郑金鹏内心踏实多了,“不去大城市了,还是家乡好。”
平台成扶贫新力量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就业是最有效的扶贫。骑手工作的技能门槛相对较低,灵活性强,能在较短时间里提高收入水平,容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为此,今年6月,美团继续升级扶贫举措“新起点在县”,面向贫困县继续提供20万就近就业岗位,并通过数字化在县、旅游在县、培训在县、公益在县等方式,多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 10月17日,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美团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点下,新经济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动能,尤其值得关注。
疫情以来,美团面向贫困县开通骑手招募专线,截至8月底,2020年平台新增骑手达212万人,其中13.7万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岁的李松来自云南省镇雄县,曾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昆明做外卖小哥两年多,今年已成功脱贫。
2020年,他把两个同乡也带出大山,来昆明做了骑手。他说,骑手这份工作多劳多得,又能照顾到家庭,现在他平均月收入超过8000元。“今年就可以把债务还清,妈妈的手术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个人命运的改变,离不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全部在美团平台实现线上化。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52个未摘帽贫困县通过近103万笔订单实现了超过4000万元的线上交易额。
不过,扶贫贵在可持续,只有与业务形成紧密的耦合关系,才能推动项目顺利运转。媒体评论员洪弘认为,美团在扶贫脱贫上的创新,更在于其将数据平台的终端铺向贫困地区,让贫困户和贫困地区搭上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以多元的平台生态及业务板块对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进行“流量扶持”“平台扶贫”……这种创新,为数字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场”后的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借鉴。
未来,只有将业务的势能转化为扶贫的动能,才能带动一个个马背上的少年,走出大山,找到人生的新航向。
(作者: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