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5G » 正文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5G+智慧教育”试点,探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5G+智慧教育 双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28 15:23:55
导读

消息2021年9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程支撑了本次试点方案的研究编制等相关工作。针对本次试点工作,记者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进行了专访:记者:请问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王志

消息2021年9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程支撑了本次试点方案的研究编制等相关工作。针对本次试点工作,记者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王志勤:5G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性、引领性技术,是支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加快5G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5G效能,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在相关部门和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正加速步入5G应用规模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是民生重点关注的领域,加强5G与教育融合创新应用,对推动教育模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九部门出台《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将“5G+智慧教育”作为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提出了“打造100个以上5G应用标杆”的任务目标。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可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创新,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效果明显的5G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典型应用,探索可复制推广、可规模应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5G+智慧教育”应用从“样板间”走向“商品房”提供经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时代发展路径。

记者:“5G+智慧教育”对支撑“双减”政策落实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志勤:“双减”政策的出台实施,对学生减负提出了具体措施,在更深层次上,也对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双减”政策中提出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等方面,5G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建设5G智慧教室,进行沉浸互动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通过5G空中课堂,可以突破空间限制使不同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利用5G智慧家校平台,可以在学校、老师、家长之间搭建便捷沟通桥梁。

记者: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对推动5G产业发展有何作用?

王志勤:5G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为5G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5G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带动校园5G网络建设,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超过53万所,高质量校园网络建设升级需求旺盛,特别是人口比较密集的高校等需要加强5G重点覆盖和5G虚拟专网建设。二是推动面向教育的5G产品研发,丰富具备5G通信能力的AR/VR设备、智能教育硬件等融合类产品供给。三是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教育领域5G应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解决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

记者:此次“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主要方向有哪些?

王志勤:此次试点围绕“教、考、评、校、管”等教育领域主要环节提出了五个方向的试点内容:一是“5G+互动教学”,重点是支持沉浸式教学、全息互动教学等智慧课堂建设,开展5G试验教学和网络教学应用。二是“5G+智能考试”,开展面向户外、远程等需求的在线考试,实施智能巡考监考,探索智能辅助批改。三是“5G+综合评价”,鼓励利用智能化终端、5G网络、大数据云平台等实现对学生和教师的智能分析评价,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四是“5G+智慧校园”,推动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共享校园等创新应用,提升校园智能化运行水平。五是“5G+区域教育管理”,构建区域教育大脑和管理平台,利用5G等技术支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到,仅靠5G无法满足教育应用中多样性需求,需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才能充分发挥出赋能效果。此外,为更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此次试点并不局限于上述五个方向,申报单位可以对更多场景进行实践,同时鼓励覆盖多个方向的融合类应用项目。

关键词: 5G+智慧教育 双减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国信通院王志勤:“5G+智慧教育”试点,探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5G+智慧教育 双减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2470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