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伦 张靖超 北京报道
两年前,来自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让中国通信设备巨头中兴通讯(000063,股吧)陷入芯片“断供”危机,也拉开了延续至今的举国芯片自研热潮。两年后,中兴通讯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回到公众的关注视野中,而这次的关键词仍是——“芯片”。
日前,中兴通讯副总裁李晖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上表示,在5G无线基站、交换机等设备的主控芯片上,中兴通讯自研的7nm芯片已实现市场商用,5nm还在实验阶段。而后者的进展也曾在今年适当时候披露,中兴通讯方面表示,5nm芯片预计在2021年商用。
虽然中兴通讯官方也多次强调其实现的只是芯片设计而非制造环节,但相比于两年前禁令期时基站芯片的自给率几乎为零,这一消息显然给资本市场提振了不少信心。受此影响,次日中兴通讯盘中涨幅一度达3.5%,截至10月14日收盘,中兴通讯市值接近1620亿元。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从中兴通讯方面了解到,此次推出的7nm芯片由中兴通讯自身独立设计完成,但制造方为台积电,封测方为日月光。一位中兴通讯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该芯片实际从去年已经进行量产,但在今年国内5G基站大幅建设后,才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商用。此外,由于目前5G基站功耗仍旧较高,5nm芯片的研发进度将会加快。
暂难抢占华为5G基站市场
与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机芯片不同,由于基站产品的封闭性更强,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为首的全球头部通信设备商更倾向于自主研发基站芯片,同时,由于基站产品的体积限制更小,因此传统上基站芯片并未如手机一样陷入过于激烈的制程竞赛。
但在5G到来之后,基站部署密度与数量陡增,功耗成本成为运营商关注的头等指标,而制程工艺越先进的芯片,其能效比就会更高,即通过更低的功耗提供更强的性能。在此背景下,通信设备商开始大幅增加在基站芯片上的研发投入,华为于2019年初率先推出了自研的7nm的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开启了基站芯片7nm时代的大幕。
而在中兴通讯成功商用7nm5G基站芯片后,目前已与华为成为全球两大最领先的5G基站芯片技术设备商,爱立信与诺基亚则稍逊一筹,仍以10nm和14nm制程为主。因此,有业界声音猜测,在华为遭受美国断供芯片禁令之时,占据国内5G基站出货量第二份额的中兴通讯有望取而代之,抢占更多份额。
对此,中国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告诉记者,这种可能性较小,一是由于基站生命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加上目前5G基站芯片遵循的3GPP R15和R16相关技术标准早在一两年前已冻结,因此,在一年多的禁令延长期内,华为应该已经大量囤积了5G基站元芯片备货。据媒体此前报道,华为在5G基站方面的芯片至少能维持两年。
另一方面,周桂军表示,与华为天罡不同,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只是基站内的主控芯片,而非单独集成的SoC,因此在结构和性能上仍与华为的5G基站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带动国内5G市场竞争力
虽然暂时还无法与华为竞争基站市场的头把交椅,但业界认为,在国内5G市场,芯片领域的领先有望帮助中兴通讯在未来获得更高的竞争力以及更多的市场份额。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认为,7nm制程目前在业界已经较为成熟,下一个市场争夺的焦点将会集中在5nm,而在目前华为受美方制裁的背景下,中兴通讯如果在明年能率先量产5nm芯片,长期来看会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竞争优势。
据记者从中兴通讯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中兴通讯在基站芯片中最具竞争力的主要是5G多模软基带芯片以及中频芯片,前者是基站BBU(基带处理单元)产品的核心芯片,后者则是基站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RRU(射频拉远单元)产品的核心芯片。
在今年初中国移动举行的5G无线设备二期集采中,华为获得近57%的份额,中兴通讯接近28%紧随其后,爱立信、诺基亚等外商只获得少数份额。据一位了解集采过程的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就在于华为与中兴通讯的5G基站产品技术更为领先,能效比较高,而成本是目前运营商在部署5G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
“基站芯片是基站性能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基站功耗影响的重要因素。”该人士表示,如果中兴通讯能在明年规模化内载5nm芯片的基站产品,相信不止在国内运营商市场,就全球来看,也会获得更多的份额。
不过,杨光也指出,目前由于美国对中国头部电信厂商的制裁前景暂不明朗,除了华为外,是否也会追加启动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仍有待观察,不过即便启动,对于中兴通讯在国内电信市场的市场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
“长远来看,芯片给中兴通讯5G市场的带动效应仍是明显的。”杨光表示。
复苏背后的核“芯”力
而在业界看来,7nm芯片商用,也是中兴通讯在遭受重罚后近年来稳步恢复的一个缩影。在2016年、2018年接连遭受两道制裁令后,中兴通讯业绩遭受重创,2018年中,在中兴通讯连续跌停期间,其股价跌幅达6成,A股市值一度蒸发近700亿元。
而仅仅在两年后,中兴通讯便很快恢复。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兴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5.8%,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6.3%,业界认为,除5G商用带来的机遇外,也与在中兴通讯长期以来在芯片侧研发积累的“资本”有关。
就在日前,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受让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微电子”)24%股权。这意味着此次交易后,中兴通讯对中兴微电子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92.4%,基本实现了中兴微电子的完全控股,也意味着中兴微电子完全回归到中兴通讯。
天眼查显示,中兴微电子成立于2003年11月,注册资本1.3亿元,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销售,法定代表人为中兴通讯现任CEO徐子阳,但据记者了解,中兴通讯的芯片研发,实际上可以追溯到24年前。
1996年,为了与华为已成立5年的ASIC设计中心竞争,中兴通讯成立IC设计部,专门从事芯片研发。彼时主要目标是研发各种程控交换机在内的承载网主设备芯片,降低外购芯片的高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随后很快,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得了国内运营商的青睐,也让中兴通讯的芯片自研基础自此奠定。
进入3G时代后,华为与中兴通讯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抢占份额,为了提高自研芯片的投入力度,2003年11月,中兴通讯在原IC设计部基础上,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兴微电子,并由此开始大力研发基带芯片、TD终端/系统芯片、高端核心路由器芯片等全领域产品。
2014年,中兴微电子所供货芯片已占到母公司总采购额的11%,随后连续三年,中兴微电子业绩在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中都排名第三。截至2018年底,中兴微电子累计申请芯片专利3900件以上,是持有芯片专利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从整体上来看,中兴通讯也累计研发并成功量产各类芯片100余种,是中国芯片产品种类最多的厂商之一。
不过,中兴微电子的短板也很明显,与华为海思类似,中兴微电子也只是负责芯片设计,芯片代工生产仍只能交由台积电、中芯国际等第三方厂商,在美国2018年宣布制裁令后,中兴通讯在官方公告中坦言业务几近停摆,也正是出于无力掌控芯片制造环节的无奈。
但对于复苏中的中兴通讯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5G产业来说,每一个芯片新制程的进阶仍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徐子阳此前表示,5nm芯片将使功耗每年降低超20%。随着5nm的商用。杨光认为,中国5G基础设施的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