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眼下,人类社会正快速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约38%的GDP是由数字化驱动,到2030年这个比例可能会超过70%。数字经济在颠覆众多传统行业的同时,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通道。数字经济既是当下国民经济中增速最快、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形态,也代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提升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和产业发展主导权。为此,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正在积极布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如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用数字化塑造发展新优势、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信息共享等显著特征,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素正在成为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核心驱动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规律相适应,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在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不少中国企业已具备全球创新领先能力,数字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未来5年至10年将是我国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字赋能更多领域、重塑传统产业的时期,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总体来看,我国拥有发展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一是具有网民众多的显著优势。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民的快速成长为互联网产业的兴起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拥有近10亿的网民规模,网购群体超过7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左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充足,这些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二是具有数字经济规模庞大的显著优势。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增速世界第一,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同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升级、生态重塑的重要引擎,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数字化正在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力量。三是具有数字化基础设施全球领先的显著优势。“十三五”以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目前光纤宽带用户比重达到了94%,已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达2.6亿,这些都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也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也很明显:由于发展时间短、缺少技术积累,基础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始终存在;精密传感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数字产品和服务严重依赖进口;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一些工业企业对大数据技术掌握还有所欠缺,应用的深度不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比如,消费领域强于产业领域、软环境建设滞后于硬指标发展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未来一段时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要聚焦重点、找准短板,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政策监管等方面发力,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营造良好政策和市场环境。
一是强化数字经济顶层设计,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要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制定一个明确而连贯的数字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主导产业和空间格局。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行业规划与监管,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推动差异化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二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厚植数字经济创新土壤。要推动“新基建”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加快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集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空间共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攻坚,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厚植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沃土。
三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支撑。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深挖数据要素价值,不断强化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基于数据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以激活数据要素潜力,更好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四是出台政策法规加强监管,营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还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资借鉴,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原则,加快制定完善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有效遏制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还要看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伴随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更为凸显。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研究制定和发布网络数据处理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推动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