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物联网 » 正文

专利实证性分析中国发展6G通信的机会和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8 09:51:08
导读

相较于2G通信网络,3G实现了移动宽带,但真正展现移动宽带的作用是在4G时代。而5G通信网络相比4G更加强调工业物联网和万物互联,但相关应用场景和杀手级应用尚在早期构建中,真正展现作用可能要到6G时代。当前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全球竞争已悄然上演。移动通信的目标是实现“互联互通”,这就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要严

相较于2G通信网络,3G实现了移动宽带,但真正展现移动宽带的作用是在4G时代。而5G通信网络相比4G更加强调工业物联网和万物互联,但相关应用场景和杀手级应用尚在早期构建中,真正展现作用可能要到6G时代。当前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全球竞争已悄然上演。

移动通信的目标是实现“互联互通”,这就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要严格遵守国际通信标准的产业特点。各国的专利法普遍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所以一旦拥有了标准必要专利(Essential Standard Patent,简称ESP),可以禁售竞争对手的产品,要求停止使用侵犯专利权的产品。这相当于控制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收费站,形成对于产业的巨大控制力,在产业竞争中势必处于重要的优势地位。争夺标准必要专利,也就成为通信产业竞争的首要任务之一。

6G通信标准专利布局进入关键期

抢占标准必要专利对时间要求很高,国际通行的专利制度都有新颖性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要在标准公开使用和公开发表前申请专利,否则将丧失专利申请的新颖性。所以对于6G通信标准的专利布局,一定要抢在标准形成前。而6G网络技术规范标准化工作将在2023开始,当前研究和讨论6G的专利问题绝不是太早,而是时间紧迫、时不我待。

回首5G通信时代,我国通信产业从早期就积极投入研发,提出了全双工、Polar极化码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方案。虽然最终全双工没有进入5G通信标准,但在我们针对6G专利开展的国内外厂商调研中,厂商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全双工技术将是6G重要的备选技术。

5G标准的技术投票已过去了5年,在这5年中发生了中美贸易摩擦、中国ICT厂商的国际竞争环境恶化。面对6G通信标准形成前的关键时期,中国通信产业界在专利布局上如何更好地合纵连横,形成有效的合力和布局应对外界压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方面,中国通信行业内的科研院所、设备商、运营商注重国家和行业发展整体利益的觉悟毋庸置疑。但如何在移动通信这样的技术前沿领域,把握错综复杂的技术和专利情况,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非常重要。

中国通信产业在6G专利中的机会和挑战

6G专利将会有多大的数量?德国的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对在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简称ETSI)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进行统计,5G通信现有21571个专利族、95526项专利,其中有24%之前也声明过4G标准必要专利。根据这个比例,目前大概率进入6G标准的5G延续技术应有5000个左右专利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6G专利研究中,也发现如高通公司关于确定性网络美国专利“US10652908B2一种时延敏感业务动态优先级排序方法与装置”,曾在2020年3月13日声明为3GPP 5G的TS38.321标准必要专利,而这件专利同样大概率进入6G标准。我们所开展的6G专利研究,在当前6G技术早期研发阶段,对“太赫兹”“空天海地一体化”“确定性网络”“AI空口”四大分支包含约3.8个专利族。随着通信业大厂相互博弈和选择路径明晰,具体形成标准时涉及的专利量可能小于这个数量。

对6G通信涉及的3.8万个专利族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体为2011年以后的专利申请。与之对应的是,4G 包含的专利主要为1997年以后所申请。而我国通信产业专利自主创新起步较晚,1997年才申请第一篇移动通信专利,也就是信威通信李世鹤先生所申请的TD-SCDMA标准必要专利CN97104039.7。而6G主要依赖2010年以后的专利申请,为我国自主创新抢占6G制高点,提供了客观的有力条件。6G在全球、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度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6G在全球、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度趋势

从6G专利的发展趋势来看,2001—2009年期间美国专利量排名第一,中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申请量相差不大。2009年之后,中国申请量开始迅速增加,明显超过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同时中国也是6G关键技术领域的主要目标国,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对于国外拥有技术优势的6G技术,我国要加紧跟踪和追赶。例如,在高空平台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在电池和相关天线技术方面起步较晚,2015年才开始专利申请。在链路管理方面,国外申请人的相关专利申请中涉及不同链路模式的管理控制,且不断有专利申请出现,而国内对这方面专利申请关注度较低。在确定性网络技术方面,欧美企业的技术创新历史悠久,专利储备丰厚。而中国目前还处于“产学研”联合研发的阶段,在确定性网络技术上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较为薄弱。建议国内创新主体多关注国际优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研发,在专利布局上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撑专利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在我国6G技术研发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占据中国6G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前十。从中国专利申请人的申请量排名可以看出,排名前十位的申请人中包括8个大专院校类型的申请人,2个科研院所类型的申请人,没有企业类型的申请人。而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校专利实施转化亟需加强。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10%,而美国高水平大学专利转化率约为40%,我国高校专利转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存在较大差距。整合国内“产学研”优势资源推动专利转化,是6G专利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6G关键技术确定性网络的专利风险

高可靠、低时延的确定性网络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是行业对于6G通信最重要的诉求之一。从网络的演进趋势来看,随着5G to B市场业务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逐渐从服务消费互联网向服务产业互联网转型,也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技术基础。ICT和OT的进一步融合促使移动通信网络从提供“尽力而为”的刚性管道,向提供“确定性”的按需定制网络服务演进。时间敏感类业务对网络性能提出极致要求,随着工业制造、车联网、智能电网业务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在支持超低时延的同时,也需要支持确定性业务传输。

但是中国的确定性网络技术起步晚于欧洲和美国,专利申请量约是美国的一半。美国、欧洲的数据设备厂商(如思科公司、英特尔等)以及大型制造业厂商(如通用电气、西门子、空中客车等)均有大量专利申请,美国的思科公司在IETF声明了标准必要专利;随着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不断融合,以太网和移动通信网技术不断跨界融合,确定性网络技术开始进入3GPP的5G R16、R17标准,知名的移动设备厂商(如高通、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三星、英特尔等)均开始专利布局,目前在ETSI声明的关于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必要专利共有9项,相信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标准必要专利被声明。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专利实证性分析中国发展6G通信的机会和挑战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119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