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健康码,背后却承载着一套极端复杂的算法模型。要保证百万级人群同时“亮码”不出错,难度可想而知。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对健康码提出了迫切需求,一支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厚积薄发,将多年积累的技术用于健康码研究,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昨天揭晓,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马利庄主持的“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马利庄教授团队联合腾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将远程身份核实技术“火速”应用到腾讯健康码项目中。截至去年12月18日,腾讯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200亿人次,累计访问量破500亿。
马利庄团队实现了多项理论突破:其图像视频的主结构提取技术创下国际图形图像领域顶级学术会议SIGGRAPH(计算机图形图像特别兴趣小组年会)8年内最高引用纪录;图像增强与色彩光谱结构分析中提出的CCPR指标(颜色保持对比度)被普遍引用;基于时空概念分解的时序序列理解登上《自然—机器智能》杂志。基于这套理论开发的技术,曾18次刷新国际公测纪录。
2015年,马利庄项目组构建了国际首个在银行系统商用的人脸远程核身系统,这意味着该技术的精确度达到了“金融级”。“所谓金融级的安全要求,就是可信身份验证错误接受率在万亿分之一,即100万人同时使用100万次,只允许出错一次。”马利庄说。
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该技术助力大批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在线办理缓交社保等民生事项,已有140多个行业、4000多家机构受惠于此。在“AI寻人”领域,项目组构建起跨时域人脸检索与分析系统,寻回各类失踪或被拐卖人口共1706人,拯救数千家庭。
许多人感叹于快速响应疫情的“出码”速度,但这一惊艳亮相的产品背后,是马利庄团队潜心十年的默默耕耘。他清楚记得,团队与项目结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时因缺少大数据、强算力,人工智能并不是热门领域。即便如此,2013年,他的团队申请到了来自上海市科委的资助,由此开启了超前布局。
2016年,由于核心算法的突破加上数据、算力的飞快提升,马利庄团队的视觉理解技术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识别准确率从60%一路飙升到97%,这是亲人相认的准确度。如今,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加持下,计算机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9.8%。
荣誉面前,马利庄感慨于上海对科研人员尝试“冷门”技术的大胆鼓励。眼下,上海正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他希望该技术能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