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料 »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Art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开封师范学校艺术科,河南现代艺术教育即肇始于此。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恢复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直至1997年之前,是河南省艺术教育唯一的本科培养单位。1998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2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时至今日,依然引领着中原地区高等艺术教育、科研及创作的方向。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历史最久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并入开封师专成立体艺科;1956年迁入郑州师专分为音乐科和图画科;1958年脱离郑州师专组建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设有音乐系、美术系、师资科、舞蹈班、导演班和文艺干部培训班;1961年春,学校放长假一年,1962年省政府决定该学院停办,部分师生调入开封师范学院(1979年改称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成立艺术学院,设有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两个专业,原有设备和资料大部分归入开封师范学院。1984年艺术学院分为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1986年音乐系又分为音乐一系和音乐二系。1987年在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基础上新设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1993年5月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由艺术专业4个学院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994年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分为艺术设计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脱离艺术学院。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专业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领导。1998年初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艺术专业4个院实质性合并,设立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作曲编导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艺术研究所、民族声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公共艺术教研室,2001年上半年增设戏剧系,2002年艺术设计系分为装潢艺术系和环境艺术系,增设美术教育系。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按照教育部艺术学科新的分类标准,现设有音乐与舞蹈学分院、戏剧学分院、美术学分院、设计学分院、艺术学理论研究院和公共艺术教研部。现设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编导、戏剧、美术、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8个系,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含演唱、演奏)、舞蹈编导、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含民族歌剧、戏曲表演)、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绘画(含中国画、油画)、雕塑和摄影等10个本科专业。
同时,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及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6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均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4年成功申报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开始招收中国艺术史方向博士生。另外,还设有宋代文化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流行音乐研究所、民族声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书法研究所、民俗与民间艺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16人,专任教师16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2人讲师57人,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艺术学院自1986年就获得音乐表演艺术(民族声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音乐学(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艺术(中国乐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音乐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
校歌
“嵩岳苍苍 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 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 国仇难忘 民主是式 科学允张, 欹欤吾校永无疆 欹欤吾校 永无疆, 欹欤吾校永无疆 欹欤吾校 永无疆!” 《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1940年,由嵇文甫先生作词,陈梓北先生谱曲。当时中华大地正遭受日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河南大学辗转搬迁,经鸡公山、南阳镇平,最后停留在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谭头镇办学达5年之久(并建立河南大学谭头附中至今,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不属于河南大学附属单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河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时任文学院院长的嵇文甫先生激情奔放地创作了《献给祖国》、《走出象牙之塔》等抗战歌曲。教育系教授陈梓北长于作曲,曾为《纪念鲁迅歌》、《远征进行曲》、《七七中学校歌》等谱曲,编有《抗战歌曲选》。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河南大学决定创作《河南大学校歌》,利用歌曲的形式,通过广大师生传唱,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河南大学的猎猎战旗,以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嵇文甫、陈梓北受领重任,很快两人合作的《河南大学校歌》便响彻在伏牛山麓,伊水河畔。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日寇的暴行,并没有吓倒河大人。“济济多士”在苍苍嵩岳下,泱泱黄河边,“风雨一堂”,坚守“悠且长”的“中原文化”,追求民主与科学,为抗战和建设培养人才。此后一代又一代的河大人高唱校歌,奋发图强,传承河大精神,创造出河南大学的辉煌历史。  1992年庆祝河南大学建校80周年时,由中文系张予林作词、音乐系张彬谱曲,创作了新的《河南大学校歌》。  2002年9月,在庆祝建校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河南大学决定恢复使用1940年的《河南大学校歌》,并根据时代发展,将原歌词中的“三民”与“四维”改作“民主”与“科学”。《河南大学校歌》重新在师生中广为传唱,成为新时期河大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战斗号角。 
校训
河南大学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培养出近40万优秀学子,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明明德”,意指彰明美德,就是告诫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优良品德。“亲民”又为“新民”,意为启迪百姓心智,使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就是将自己的美好道德推己及人,不断求取进步。对于“止于至善”,宋代硕儒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 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就是说,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河南大学大门于1936年建成后,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大门建成后不久即遭“七七”事变,历经八年抗战,幸未毁于战火,1953年,校大门背面的校训被去掉了。2002年庆祝建校90周年之际,河南大学校大门彩绘一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又重新悬挂于大门内侧。著名作家周而复校友题写的校训被镌刻在北京校友会捐赠的灵璧石上,矗立于大门通往大礼堂中轴线南端。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拥有一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师资,培养出数量众多的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艺术学院初建时汇聚了在河南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家,如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有谢孟刚和赵子佩,从事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有殷晋德,从事二胡演奏与教学的有王寿庭,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的有丁折桂,从事国画创作与教学的有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叶桐轩,从事版画创作与教学的有刘铁华,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梁冰潜。这些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河南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20世纪30—40年代从河南走向全国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大多受到这些老教师的直接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陆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教育家有武秀之教授(声乐)、王威教授(版画)、杜鹤鸣教授(作曲理论)、吕岱声教授(声乐)、朱金专(声乐),丁中一教授(国画)、王儒伯教授(油画)、琚清林教授(声乐)、赵为民教授(理论)、陈家海教授(指挥)、王炎发教授(美术学)、赵振乾教授(书法)、马岭教授(中国画)等。
 


 
提示:本信息不做招生参考
  •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 邮件
  • 地址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 服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主页网站
  • 年份2019
  • 电话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