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学南路小学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吸收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健康、勤奋、文明、进取”的校风,“钟爱、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主动的精神,勤奋的习惯,认真的态度,互助的风格”的学风。学校本着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宗旨,努力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新框架,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形成鲜明的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的办学特色。学校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新举措,持续开展了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学校教育科研。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全体师生不断进取,学校教改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学生,造就了一群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学校在研究中不断奋进,在奋进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日的大学南路小学充满着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大学南路小学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研究与创新”成为该校的传统与文化。
一、 建立以校长负责的教科研机构
学校为使各项教科研工作能够落在实处,健全组织,严格管理,建立了以校长负责的教科研机构,以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组成的评价机构,聘请市教科所专家为科研导师,形成集体领导,人人负责的团体优势,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建立了各实验小组的专项档案,出台了《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及奖励办法》,拟定了《学校科研操作十项措施》,促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
二、 焕发教师在科研中的主体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开展教科研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是开发教师自身潜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向每位教师明确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以教研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并要求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科研,每位教师都应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科研兴教”这一口号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从而把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与实现自身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焕发教师在科研中的主体精神。教师之间营造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变成了学校教师的一种团队精神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科研工作稳妥、深入地开展。
三、 搭建教科研的平台
大学南路小学先后担任了国家体卫司“九五”“十五”实验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会“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以及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实验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三个国家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学校承担的省级实验课题“大量阅读,快速作文”已经揭题,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还承担着省级实验课题“网络环境下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目标教学实验”,市级实验课题“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评价机制”和“新课程、新教材”等课改实验工作。
这几项高起点、高水准的实验,为广大教师搭起了教科研的平台,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去,每位同志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制定分项的教研专题。全校承担各级课题及子课题8个,参与教师达72人之多,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各课题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组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先进集体”,学校向“作文个性化平台”选送稿件30余篇,李秋晨同学的习作《淘气的孩子》、房瑜玉同学的习作《这次我真的哭了》分别发表在2003年1——2期、2003年9期“作文个性化平台”上,实验班学生积极向各报刊杂志投稿,参加省、市、区作文竞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省级课题“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验组为学校探索学科整合实验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使该校向省级电教实验学校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 加快网络硬件建设,实现网络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南路小学始终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作为教科研的基础工作来抓。学校想方设法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工作,建立了高配置的计算机机房、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将宽带网接入校园,实现了电子备课室和互联网的连接,完成“校校通”和校园网的建设,并将“班班通”并入校园网,该系统的整体性作用有了更大的发挥,使教室成为一个多媒体教室,展台、背投电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校园里建立的教学局域网,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信息,加强互相间的交流,为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让学校成为学生乐园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育人应包括教书育人、活动育人、交际育人。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所,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都应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生的乐园。这一办学理念,成为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文化建设的基石。
学生进入学校,就像进入乐园一样投入,充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在学校里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的全面发展。大学南路小学的学生走进校园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时刻勉励自己朝着目标不断进取,这就是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校风——健康、勤奋、文明、进取。学风——主动的精神,勤奋的习惯,认真的态度,互助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