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O2O模式过重,站风口上也飞不起来?资金不足,烧钱过后难以为继?有需求无购买?难以差异化?看作者如何支招。
上次,三郎发了《O2O火拼时代,生鲜电商面临哪些死穴?》一文,有朋友希望给出点破这六大死穴的方法。
说实在的,三郎非世外高人,亦非行内老手,修为尚浅,在高手如云的生鲜电商江湖,不敢妄断。但转念一想,作为“始作俑者”,抛出了这些问题,却不做一个回复,又似乎不太厚道。因此,经过反复思索,三郎决定硬着头皮抛砖引玉,以期高人指点。
死穴一:模式过重,站风口上也飞不起来
破解之道:
生鲜电商模式过重,小玩家很难拉动。因此,专注某一环节,才是上策。
供应链环节:与上游基地直接深度合作,去除中间环节,既可以保证品质,又可以最大限度压缩成本,为调价和盈利留出空间。
冷链环节:大基地一般都有自己的冷库、冷藏车,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上游基地的冷链设备,资源共享,费用共担;如果基地没有冷藏车,则可以可以租赁第三方冷藏车。如此,除了冷库、加工车间,基本上可以通过租用第三方冷藏设备,解决冷链环节的大部分需求,大大缩减冷链建设成本。
物流环节:采用众包物流,不用自己建设物流配送队伍,既减少了人力和管理成本,又解决了传统快递滞后的问题。
死穴二:资金不足,烧钱过后难以为继
破解之道
这个真的无法解决,除非你有价值,资金自然会来找你。当然,能有大腿抱就抱吧,有干爹认就认吧。不过话说回来,不要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先把产品做好,先把用户服务好。与其抱着白日梦YY,不如做点实在的。
死穴三:有需求无购买,烙大饼却没人吃
破解之道:
这个问题,除了商家自身问题,消费者消费习惯尚未转变和形成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非商家一己之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破解。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需要深耕某一区域,不断做深服务,树立口碑,以点带面,积蓄力量等待市场进一步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平台的便利,跟消费者走得更近,比如入驻京东到家,借力京东到家的影响力、团队、推广获得曝光和流量。
死穴四:难以差异化,“有产品,无品牌”
破解之道:
生鲜初级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差异化可言。不过,生鲜产品的可以通过二次“加工”做出特色。这里的差异化,指的不仅是外在的包装,更是内在功能的挖掘。比如,通过不同产品的搭配,做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套餐,降低部分选择困难症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同时实现营养更加均衡。
此外,除了就产品本身进行加工,还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具有正对性的产品,比如女性美容套餐、中老年人养生套餐、儿童成长套餐等。
死穴五:服务跟不上,容易造成用户流失
破解之道:
这个产品极其丰富、买方市场非常明显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最在乎的是体验,而对商家来说,最难做的也是满足消费者的体验。但是,如果不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商家必死无疑。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放低姿态,以真诚之心多和消费者打交道,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消费者提出疑问要及时响应和答疑,切忌搪塞了事,把消费者当“麻烦制造者”。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的用户,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服务好用户,为用户创造溢价,才能促进用户去影响其身边的人,树立口碑。如此不仅可以留住用户,还能通过老用户带来新用户。要知道,用户吆喝产生的效果,要比商家自己吆喝强得多。
死穴六: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有限
破解之道:
破解了第一个死穴,只要运营和管理上不出问题,这个死穴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所见,不过三郎浅见,期待与更多有志有识之士一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