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度以“买手制、自营模式”引以为傲的NOVO百货武汉再关一店。在此之前,2013年11月,NOVO百货重庆国贸中心店停业。去年,NOVO百货广州正佳广场的门店和经营未到一年的成都天府店相继撤店。业内专家认为,在百货业大萧条的背景下,买手制成为众多传统百货企业转型的方向,但目前买手制尚面临缺少资金、人才以及机制等诸多问题,国内也没有买手制成功的案例,真正实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买手制面临三大难点
“以买手制、自营等经营手法为主打特点的NOVO百货,相对联营而言,初始投入、风险及资金压力都很大,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扩张能力受限。而内地百货行业的买手制发展不成熟,买手制的配套制度、人才不齐全,这种环境限制了NOVO百货买手制的运营成效。”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兴起也给整个零售百货行业带来了冲击,NOVO也未能从中幸免,导致关店。
2003年,NOVO百货进入内地市场,并于上海来福士广场开设了首家全新概念店,成为内地市场鲜有的特色百货店。据NOVO百货官网显示,其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共布局有12家门店。因此,有分析认为,关闭一家店铺对NOVO百货来说则意味着整体格局将发生大变化。
在北京邑零售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晖看来,NOVO百货的模式并没有错误,其主打的买手制也是如今传统百货积极转型的一个方向。不过,做买手制需要依靠大数据支撑,借此对当地消费者进行了解。“买手店现在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针对消费者的数据匮乏,商品节奏也很难踩准。这并不是NOVO单独存在的问题。”
所谓“买手制”,即商场不引入既有品牌,而是通过买手团队定期组成和购买符合自身定位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零售业相对发达的美国和日本,百货店主要的经营模式是买手制,这使商场的税前利润大多超过35%,最低也在25%左右。
在百货业大萧条的背景下,众多传统百货积极谋求转型,买手制就是传统百货转型的一个方向。比如老牌百货王府井去年8月提出将进行“全渠道革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自己的买手团队,直接进行商品采购,形成独有的自营商品区域”。区域性百货龙头重庆百货也曾打出试水买手制的口号。
“买手制相对传统的经营方式而言,能够丰富产品的种类,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是实现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转型的重要途径。”杜岩宏说。
不过,在杜岩宏看来,目前买手制在中国发展面临三大难点:一是资金缺乏,买断商品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押金、囤货成本;二是行业内缺乏有远见的买手人才;三是缺乏机制,国内大多数百货多为国营,企业的采买、促销策略很难真正地做到围绕买手做出。
多元化谋发展
尽管买手制经营被不少传统百货企业视为转型方向,但其实近几年买手制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顺利。如香港买手制“时尚教母”连卡佛和巴黎老佛爷百货在国内都遭遇过撤店风波,因此,传统百货探索买手制应更加谨慎。
对此,杜岩宏表示,与国外买手制相比,我国买手制发展还很不成熟,行业内缺乏专业性的买手人才,百货多以国营为主,决策层很难向买手转变,发展买手制的机制相对缺乏。百货行业向买手制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分阶段进行,等到发展成熟,再进一步推进改革。
杜岩宏强调,就目前我国百货行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百货行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走出困境。“一是触网,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互联网+"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传统百货也需顺流而上;二是采用买手制和联营共同经营的混合模式,分散风险的同时,又能契合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
另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传统百货的未来只要提供顾客需要的而且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体验,就可以生存下来,而且生存得很好。因此,传统百货公司的转型必须从“卖东西”这三个字中走出来,去提供用户体验。未来可能百货公司就不再是百货公司,而是主题体验馆、体验中心、体验商场,“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在体验商场中,大家卖的完全是非标准化的、差异化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限量的,甚至是只有线下才有的,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进店,而不是去网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