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需求研究所”及其上级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18日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被高估。
世界银行定义的“中产阶级”,应该是每天的花销能力达到10~50美元,需求研究所认为这一区间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入人群规模过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典型目标客户群体应该是小于49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居住在城市,拥有访问互联网的能力。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远低于美国。在2010~2014年间,这类人群中只有12%家庭收入超过3.2万美元/年,约合85美元/天。
中国不要跟美国比,美国消费贷款利率之低是中国不具备的。中国的消费没有被高估,而是鲜明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快消品要买便宜的。
转引郎咸平先生文章中的数据,2006年,中国人的网购规模占全球网购规模1.2%,2013年增长到24%。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牵涉到家电、品牌、快消品等种类,能便宜就绝不买贵。
中国部分讲究生活品质的中等收入人群已经在快消品上购买高端品牌货,他们比的不再是穿什么衣服,而是谁家的香皂与洗发水是什么牌子。
第二个特色是奢侈品等到国外买。
中国消费者到欧美日购物从奢侈品到家电、食品,一样不落。日本观光厅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访日中国游客的人均旅游支出为28万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其中,14万日元为购物消费。日本珠宝商御木本珠宝东京银座总店7~9月的免税商品销售额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0%。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百货商场高岛屋的免税商品消费额超过上年同期的2倍。以护肤品为主的化妆品实现热销,占到了整体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不是中国中等收入人群不消费,而是很大一部分消费直接转移到了境外,因此,国内只有降税一条路。
第三,中国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在安全与教育方面绝不吝啬,只要是涉及生命安全和子女未来的,再多的钱也愿意花。
11月16日,美国国务院和非营利机构美国国际教育学会发布最新报告,2014至2015学年,近100万名国际学生进入美国高校学习,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同比增加10%,增幅为35年来最大,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幅达10.8%,在300亿美元贡献中占98亿美元。
食品也是如此,中国中等收入人群不仅大规模在国外采购有机食品、保健品、药品,国内有机食品消费额也在上涨。产业研究咨询机构中投顾问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正以每年30%~ 50%的速度增长,而产品常年缺货达30%。
中等收入人群可以租下农村一小块地,合租一个劳动力管理自己的几分菜地,总体成本不低,但他们为了安全乐此不疲。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中等收入人群以上不吝啬消费,但消费的增长要与安全、品质、炫耀、投资联系在一起才能打动他们。给个概念就埋单的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