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近两年来百思买、万得城、山田电机等外资企业的衰退可以看得出,从连锁百强当中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下滑可以看得出,从在全国各地不断被发现的门可罗雀的外资企业门店冷清中也可以看得出。
仅四五年前,行业内在谈起家乐福、沃尔玛等巨头将在哪哪开店时,当地的企业经营者还时常面色凝重,不知如何应对?但在近两年里,形势有了明显转变。一些本土企业的老板坦言,他们的第一代门店就是从沃尔玛、家乐福那里学来的,如今,他们已经开出了自己的第三代门店,在区域市场不惧任何外资巨头,外资企业当年势如破竹扩张的情形已经成为过去。
正如所传的家乐福正在寻求退出大陆的合适方式、恰当时机,告别跑马圈地式发展的中国零售业目前也正处在一个行业洗牌的机遇期,调整现有业务、开辟新业务领域将是整体走向。从全国范围来看,外资、内资巨头企业依然是全国市场的主角;从区域市场来看,区域企业正成长为零售行业足以在自己核心市场区域内与全国性企业抗衡的力量。
回顾十几年来,外资企业没有在国内市场上成为主导,内资企业也没有在所谓预言者们“狼来了”的喊声中溃败,相反一部分内资企业正在迅速向全国性企业成长,比如永辉超市、步步高。而关于未来,笔者认为,零售业将形成三种在竞争中继续生存发展的力量,而主体力量,将会变成散落在各区域市场上的龙头企业。
首先是外资企业已经度过了在华发展的黄金期,它们在华的政策光环在慢慢褪去,而原来支撑起能快速在华开店的“低租金、高待遇”优势也在逐渐消失。以沃尔玛为例,在2012年高福澜接任沃尔玛中国区总裁的半年时间里,集中巡视了位于全国各地的近200家门店,随后也便传出了沃尔玛将关闭在华近100家门店的消息。
虽被沃尔玛方面确认为谣言,但在近几年的快速扩张过程中确实拓展了不少“门可罗雀”的新店,调整、关店会越来越多出现。实际上,这只是外资企业在华的一个缩影,在未来几年里,外资企业的精力不得不集中在对不良门店的清理整顿上,另一方面,拓展电商、供应链等新的业务领域会成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在整个国内零售行业里,外资企业的传统业务影响力将会呈持续下滑的态势。
其次,另一股势力便是像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物美、永辉超市、步步高、人人乐等这样的内资全国性企业。不可否认,这些企业代表着国内零售业的最高水平,也是国内零售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希望。
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它们的主要挑战将是在全国性布局过程中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主要的狙击力量就是不断发展起来的区域中小力量。相对来讲,向供应链上游业务的延伸、商业地产的开发运作、电子商务领域的拓展,新业务的开辟会更利于它们的业务增长。
最后,就是正在走向县域、地级城市区域甚至是省级区域龙头位置的区域型企业,它们正在形成中国零售业的强势第三极,也会是零售业务增长的主体力量。
几乎在全国每一个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域市场,都会有一家本区域内的龙头企业,目前,这些企业有的还正处在不断进行规模扩张的阶段,有的已经在本区域内形成了霸主地位,有的还在不断在通过多元化、多业态的业务延伸来深耕这一市场。
同样,在这类企业中,有的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区域市场多元化、多业态业务延伸的发展模式;有的还处于不断的尝试中;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处于要不要多元化、多业态发展的纠结中。
实际上,无论是像河南的四方联采、湖北雅斯、辽宁兴隆大家庭、河北惠友这样的省内的大型区域龙头企业,还是像山东聊城的亿沣、唐山永和等这样的地级市、县域市场的龙头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多元化、多业态业务的延伸成为它们继续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而在这些区域当中蕴藏的市场潜力,也才是未来中国零售业持续增长的主体力量与希望。
如果说目前的区域中小零售企业已经小有成就的话,那接下来的十年,就是它们崛起的黄金期,而中国零售业惟一要做的,就是要承认这一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