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脚步的临近让最近的电商圈异动频频,“浪费资源论”、“消费疲倦论”甚嚣尘上。如果说价格战是电商之间以价格为基准简单的近身肉搏,那么“双11”考验的是电商的整体实力,是一场电商与自我的博弈之战。
无论是从影响力、流量以及交易额等方面来看,“双11”已经成为一场全民网购的狂欢节,同时它也不再仅仅围绕天猫、淘宝,越来越多的综合B2C电商成为这场狂欢节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营销、物流、服务等战术环节上,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一场真正的盛宴。但是从近几年“双11”的情况来看,一些电商没有合理的规划,也缺乏完善的物流、售后保障体系,确实造成了“双11”促销后遗症。
去年,仅天猫与淘宝的“双11”支付宝交易规模就高达191亿元人民币。如果算上京东、国美在线、当当等,这个数字将会更加惊人。然而狂欢过后,却留下一地鸡毛。下单无货、快递爆仓、售后缩水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接踵而至,也让一场“购物狂欢节”最后变成了“维权月”。
“双11”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让利消费者扩大销售额,进而促进库存、资金流通,达到商家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在商家端,“双11”并非全民狂欢,而是优秀电商才能掌控的游戏。从国美在线自身来讲,在平台承载力和订单吞吐规模两个重要维度上,已经有充足的能力来应对“双11”。因此,无论是在备货、物流、技术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都将首先把带给用户满意购物体验作为首要目标,最终为消费者呈现一个精彩独特的“双11”。
企业要执行“双11”这样的大举动,强大的电商平台和完善的服务机制必不可少。但现在,一些实力不够的电商盲目跟进“双11”促销活动,最后造成库存积压、物流堵塞,消费者也无法享受到好的网络购物体验。实际上,这些电商是被“双11”的概念绑架了,忘记了自身的条件就盲目跟进。虽然短时期看来销售额大增,但根本上损害了自己的品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