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当然是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也是有代价的,它也会“杀伤”旧的商业模式和就业。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今年的11月11日,阿里集团又制造了一个消费奇迹。刚进入11日,等在电脑旁的1370万人急急登入天猫,有1.3万多人即时落单,1秒钟内成交554万元人民币,6分钟后成交突破10亿元。这种疯狂,看得全世界目瞪口呆。今年的“双11”,阿里集团创造的网购成交额超过了350亿元人民币。
再创销售神话的马云高调地表示,目前的商业地产价格太高,希望通过网购的发展,削弱传统商业的力量。当大家都选择网上购物时,传统商圈的销售量就会减少,进而商业地产房价就会降低。他甚至带有一些挑衅地称,“‘双11’无论做到300亿还是350亿,我就是想让房地产商感到震撼。让他们知道,不能再继续做这样的投资,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新的趋势上面。”今年初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向马云约下“亿元赌局”,就在“双11”的当天,马云主动重提旧事,自信爆棚地称:“如果王健林赢了,那我们整个社会就输了。”
这番叫板式的言论自然引起了地产界的不满和回击。万科执行副总裁张纪文通过微博反驳:“原来马云的逻辑是这样的。看来当人忘乎所以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说啊。”任志强则不屑一顾:“300亿也就是几块地钱。”随后他再次发帖称,“全国每天平均房屋销售超过150亿”。
与国内房地产商相比,马云现在风头正健,因为他所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商领域,正好被认为依靠科技、寻求创新、促进消费、解决就业的代表领域。而这些特点,正好是中国经济转型中需要倡导的。今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习近平主席率领政治局常委们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有2万多家科技企业的中关村学习。一个月后,李克强总理邀请包括马云在内的企业家出席其召开的座谈会,李克强称赞淘宝“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解决了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创业机会,并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种种迹象显示,中央领导对信息消费抱有殷切期望。
借着种种有利的势头,马云为今年的“双11”做足了准备,并且再度创造了互联网销售的神话。不过,凡事满则亏。在我们看来,以电子商务为例,电商所刺激出的消费,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传统消费的替代,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进入自主消费年龄,网购电子商务所代表的新型业态,在创造新的消费生长点、产生新业态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商业形态、产业链条、就业人群产生了不小的杀伤力。
比如,在安邦研究人员所居住的某大型小区附近,曾经有一个很大的苏宁电器实体店,数年前生意火爆的时候,这里成为有相当强辐射能力的商业中心。仅一个苏宁电器就能解决数百人的就业,并且拉动了周边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商店和配套服务业。但是,随着电商的兴起,该实体店的生意江河日下,很多消费者都在网上购买好了,再到这里来提货。最后,这家苏宁电器只好关门。受此影响,原有借助于苏宁电器的诸多小店也失去了客流和生意,也纷纷跟随着苏宁电器而关门了事。这不仅降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还连带影响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
可以看到,正如大型仓储式购物卖场的出现,极大地杀伤了周边传统零售业一样,现在电商的出现和普及,也对曾经红火过的大卖场起到了杀伤甚至“灭绝”的作用。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消灭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我们应该看到,在销售领域来说,任何新业态的出现,都是对旧业态的部分取代,它不仅造成了消费模式的变化,还造成了就业转移和财富转移。但遗憾的是,就北京而言,商业地产和住宅价格并未因电商的大量出现而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