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经济碰撞后趋向融合发展
“小阿弟”现在还翻不了身 “大融合”未来是最佳出路
电商与店商,也许并不是矛盾的双方。一年前还在与马云打赌的王健林,今天似乎已经看清了这一点,“所有的新方式都是对传统方式的促进,但并不意味着新的方式出现后原有的传统产业都要死亡。电商和传统零售并不是非此即彼,任何一个新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灭掉以前所有的经营模式。”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同样在最近指出,传统零售业对互联网经济从碰撞、抵制、竞争到现在的逐步融合发展,呈现了顺势而为的发展趋势。对于目前传统零售业面临的转型阵痛,国家相关部门也极度关注,并出招解决。在此次商务部出台的扶持电商新举措中也提到,商务部将支持百货商场、连锁企业、专业市场等传统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
“店”和“电”,面对的其实是同一批人,做的也都是同一件事情,既然如此,相互融合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出路。
“不打烊”
传统商业在反击
上周六,位于五角场的某大型连锁百货店内,顾客张小姐正在选适合冬天穿的皮靴,但放眼望去,价格都似乎贵得惊人。“动辄一千多、还有两千多的,实在是有点吃不消。”但在商场的服务员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自己的手里还有“法宝”。“从11月29日开始,我们会有一个力度很大的活动,99减60,就等于打了四折,如果你真的喜欢这双鞋子,我们现在就可以提前给你这个优惠。”听到服务员的话,小张几乎不敢相信,一方面是这个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许多,另一方面是居然活动还没开始,优惠就可以提前给。最终,她就是以四折的价格拿走了那双鞋,“这样的价格,估计就连网上也淘不到吧。”
这两年,电商风头正劲,但实体商业绝不会坐以待毙,每年临近年终,都是百货商场的促销季,而今年各大商场的促销力度似乎更有赶超往年之势,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家连锁商场的年终“不打烊”活动。从本周五开始的一周时间内,商场将营业到凌晨两点,并且伴以大幅度的折扣。“我们‘不打烊’的价格,实际上比网上‘双11’还实惠。”该商场的相关负责人说:“都是正品牌子货,全天‘满99减60’相当于打四折、开门前2小时‘满99减70’相当于打三折。”除了诱人的折扣,不打烊活动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当数凌晨半小时内送出的热门数码礼品。今年活动期间,凌晨0点至0点30分的半个小时里,指定品牌累计购物满5880元、11880元,即赠iPad mini2、iPhone5s土豪金一部,数量不限。
让很多消费者更心动的是,即便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大家已经可以享受届时的优惠幅度。该商场总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打烊”确实有预售服务,但不收取消费者货款,而是欢迎消费者打样试穿,看中喜欢的可以请营业员先包装预留,到活动当天再开票付款,“这样操作可以避免因为大客流而影响消费体验,但也保证消费者能够拿到自己的购物小票,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自身利益。”对于部分品牌营业员收取现金进行预售的情况,商场表示:这是消费者与营业员达成的交易,不明令禁止,但也不鼓励,因为购物小票是消费凭证,并在特定时段可参加累计换礼活动,建议消费者考虑周全再决定是否要提前付款。
巴黎春天的“不打烊”只是众多实体商场的年终促销活动,此前太平洋、置地广场都已经进行了周年庆活动,随后紧接而来的可能还有第一八佰伴、新世界、徐家汇等商圈的跨年“不打烊”活动。
不仅仅在上海,山东济南有商场推出了“自然闭店”业务,只要有顾客还在就不关门。南宁也有商场推出了“40小时不打烊”、“不插电血拼”等促销活动。避开“双11”的风头,趁着双12还没来,与电商打一个时间差,实体商场年终促销的凶猛来势丝毫不输对手。
“小阿弟”
现在还翻不了天
国家邮政总局预测,今年“双11”电商销售额将突破400亿元,其中仅淘宝一家,当天的销售额就突破350亿。这是一个令所有商家感到热血沸腾的数字,电商的确正在改变着中国商业格局,但看看下面这组数据你就能明白,电商这个“小阿弟”还远没到翻了天的地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万亿元。根据预测,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为14.5%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估计在23.7万亿元左右。除以365天,每天是649亿元人民币,电商憋一年才憋来的“双11”营业额,还是及不上这个平均数。
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这一比例数据在2011年为4.4%,而根据各方预计,2013年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达到7.4%,“十二五”末网络零售额占比将超9%。即便这样,这也还没有追上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的水平,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实体零售企业仍然占据着90%多的市场份额。
电商想要在短时期内大举攻占实体商业的“领地”并不现实,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很多实体商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即便是全国连锁百强企业同样如此。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2011年开始,连锁零售企业的增长速度就在不断下滑。2012年我国连锁百强销售额、门店增长创历年新低,分别为10.8%和8%,增速已经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而连锁百强的销售额也从2011年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下降到了9.3%。而且,零售业在2014年仍将延续低迷的状态。
最近几年,多家零售行业巨头出现令人揪心的“关店风波”就能很好的说明这种低迷。外资方面,沃尔玛曾在一周内闭店4家,2014年还将关店25家店。Tesco乐购从2012年开始,陆续关闭了数家门店,此前家乐福也一度陷入关店风波。内资方面,今年9月前,永辉就在福建闭店3家,在河南和东北各关闭1家店。而家电连锁企业如国美、苏宁等关店现象就更为严重。尽管相关企业在解释关店时都以“选址不当”、“业绩达不到标准”等说法作为理由,但在这背后,必然有电商给实体商业带来的冲击这一因素。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零售力量2013》显示,去年,零售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减少7.7%,净利下滑成为企业的共同境遇。报告显示,去年超市样本店铺的日均客单价虽然有所上升,但来客数并未增加。1.5万平方米以上、1万-1.5万平方米以及0.6万-1万平方米三种体量的超市来客数分别下降了2.7%、6.9%和6.5%;百货店来客数同样出现了下降,1万-1.5万平方米、1.5万-3万平方米,以及3万平方米以上三种体量的店铺来客数分别下降了12.4%、9.1%和8.9%。
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介绍,上市零售企业2013年上半年年报显示,80%以上的企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涨,有的涨幅较大。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则绝大部分下降,企业销售的增幅慢于成本涨幅。
零售商
是对立还是融合
关于电商这个“小阿弟”什么时候能翻天,分属电子商务行业和传统商铺领域的两位大佬马云和王健林曾设赌:至2020年若电商能占到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的50%,王健林便输1亿元,反之则马云输。
根据之前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电商能否在2020年达到50%的份额的确不好说。但有一点局外人必须认清,电商与实体商业并非处于一种完全对立的状态。近日,在谈起一年前自己设下的这个赌局时,王健林的一番话颇有意味,“所有的新方式都是对传统方式的促进,但并不意味着新的方式出现所有的传统产业都要死亡。电商发展很快,但是也别忘了传统零售也在做大蛋糕,这不是切蛋糕的思维,你切掉别人就没有了。从消费者的角度,网购的人也经常去逛商场。电商和传统零售并不是非此即彼,任何一个新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灭掉以前所有的经营模式,我们都会赢。”
事实上,很多零售商现在已经开始涉足互联网。就拿“双11”为例,有些零售商选择了阻拦和抵制,但同样有人选择“与狼共舞”,银泰就是其中之一。不仅线上加入天猫作战阵营,线下也全面对电商开放。“双11”过后,银泰网在天猫的销售额增长了6倍,并取得了箱包类销量第一的成绩。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CEO陈晓东颇有感触地说,流量对电商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无法从零做到亿级流量,为什么不去傍一下亿级流量的大佬呢?“5到10年以后,零售业一定是泛渠道的融合业态。要么自己成为泛渠道,要么成为别人泛渠道中的一部分。如果做不成泛渠道,那就做好力所能及的,去找其他电商大佬结合。”
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同样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事实上苏宁早已开始从“单栖走向两栖”。“过去中国零售业的日子太好过了,让很多零售商离商品和顾客越来越远。”孙为民认为,互联网的确对实体零售产生了冲击,但电商并非抢占了渠道,而是动了他们的筋,把实体零售没有做好基本功的弊端提前暴露出来了。在这种暴露面前,实体零售何时、如何应对自身的不足,将成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实际上,在电商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电子商务也没有革掉店商的命。沃尔玛仍然独步商界,网上销售额只占整个零售业的10%左右。日本人更愿到实体店闲逛,购买新鲜食品。欧洲人发现了体验经济,购买不单纯是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还包括购物过程的快乐愉悦。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近期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双11”的销售业绩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是巨大和强烈的,但今年更多的是传统商家顺应形势,一些商场主动放低身段甘当“试衣间”,现在有很多买衣服的先到实体店试衣服,再到网上下单。传统零售业对互联网经济从碰撞、抵制、竞争到现在的逐步融合发展,呈现了顺势而为的发展趋势。
网间流传的一个段子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两者融合的理想场景:一个26岁的IT宅男,遭遇无数次网购挫折后,终于来到一个将线上购物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庞大商业中心。在这里,他通过网店的实体店试穿,买到合适的衣服和鞋子,而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还将及时显示该中心提供的吃喝玩乐最新优惠。宅男享受着愉悦的购物历程,不经意间还邂逅了爱情……
概念股
闻利好股价涨升
电商风头正劲,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商务部公布的《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5年,要使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社会商品和服务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
除此之外,商务部还出台10大扶持新举措,其中包括加强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设、支持城市社区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设、鼓励特色领域和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等。对于一直以来存在“卖难”的农产品,《意见》还特别提到,将加强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设。譬如结合农村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和农产品流通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普及培训,引导社会性资金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加大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投入,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就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A股市场中的电子商务概念股闻风而动,当日苏宁云商涨8.2%,生意宝和上海钢联涨幅均超过5%。此外,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以及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和物流类股票也都表现不俗。
11月25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再度就电商领域透露重要讯息。在国内商务运行方面,高虎城表示,近年来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网络消费的爆炸性增长,网络零售更是5年间增长将近30倍。不过和这种爆炸性增长相比,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体现在立法和统计数据上。高虎城指出,商务部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制定《电子商务法》,并加快统计监测和信用体系建设,在“规则”和“平台”两方面下功夫。“目前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正在着手准备将网购数据纳入我国的统计体系当中。”高虎城说,“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领会和学习《决定》的要求,在规范当中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要以发展为目的进行规范。”
对此,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王汝林认为,这是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变得“举足轻重”的信号,开始从“游击队”逐渐转变为国民经济中的“正规军”。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周平认为,统计局和阿里巴巴、上海钢联等电商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商务部表示要加快统计监测和信用体系建设,都是国家重视电子商务数据的信号。
对于目前传统零售业面临的转型阵痛,国家相关部门也极度关注,并出招解决。在此次商务部出台的扶持电商新举措中也提到,商务部将支持百货商场、连锁企业、专业市场等传统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
大转型
国美苏宁不同道
如果说王健林与马云的赌局只是“嘴仗”的话,国美与苏宁已经将这种“嘴上较量”付诸现实。两家都是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巨头,如今却已经分道扬镳渐行渐远,苏宁转型O2O,国美实体店深耕细作,2013年对两家来讲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而两巨头截然不同的这两种选择,最终到底谁能成功,还有待时间来加以检验。
2012年国美受创始人缺席、电商夹攻、市场格局正在变革等因素影响,全年亏损5.97亿元。用国美高层的话讲叫“痛苦的2012”。在痛定思痛之后,2013年国美国迎来了全面变革。在重视实体店购物体验; 改变以往向顾客介绍公司要求推荐的产品,转而以顾客需求为主导;针对电商更优惠的价格等措施。
经过这一些列的深耕细作,2013年首三季度,国美上市公司部分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416.6亿元,同比上升8.0%,经营费用率同比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达18%,处于历史高水平;上市公司部分实现净利润5.82亿元。今年第三季度,国美运营能力继续改善,多项指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三季度净利润达2.6亿元。
对于这种变化,国美总裁王俊洲用这样一句话来加以形容,“国美的转型刚刚开始”。“现在对零售商来说,不是负担是机遇。”王俊洲说,“一定要站在客户需求基础上,怎么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比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商品、更便宜的商品价格、打造体验环境。”在王俊洲看来,为了适应当前竞争,国美的出路在于“围绕客户利益”,“这是我们这一年深刻的理解。销售就是客户利益的充分满足。真正去做零售业本质应该做的事。”
据悉,国美未来将更着眼于在三四级城市开店,比如人口密集度较高的河南、四川等省份,包括东北区域的一些城市。“我们希望把三四线城市一个个吃透来做,而不是撒芝麻的做法,那样的话形不成规模、影响和竞争力,”王俊洲说,“还是希望每到一个城市就形成竞争力,以‘大店带小店’、‘中心店带微型店’的模式,覆盖一个区域性的市场。”
反观苏宁,2013年同样是他们的转型元年,但惨淡业绩给苏宁云商转型蒙上阴影。近期,苏宁云商披露了201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苏宁云商第三季度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为-1.08亿元,同比下滑118.11%;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6.25亿元,虽然高于国美同期的5.82亿元,但下滑幅度高达73.14%。
前三季中,苏宁关闭150家门店,连锁店净减少96家,这些店面被关闭的原因是经营不达预期。与此同时,苏宁在今年进行一系列大力度的互联网化推进,其中就包括“线上线下同价”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却并未取得明显成效。
苏宁内部一位高层表示,2013年是苏宁发力最多的一年,尽管目前还还不到成效,但2015年将成为苏宁“这一切努力的一个节点,市场格局将会在这一年检验成效”。“尽管我们牺牲了一些利润,但投资机构还是挺能接受我们这种业绩的现状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做电商转型投入很大。”他说,“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现在很难估计谁的对、谁的错,五年之后再看吧。”
竞争仗
实体零售业绩跌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说,去年全国零售单位有2354万个,同比增加了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4.1%,但从效益指标看,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正在下滑。“其中,利润增长缓慢,只有3%左右,每平方米的单体利润出现负增长。”
根据零售上市企业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有近4成业绩在下滑,“零售业进入关键的转型时期”。王德生指出,主要是因为零售企业的成本费用在上升,其中,房租和人工成本是主要因素。相对于营业额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速,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速度在2成以上。
根据天相投资研报:2013年1-9月,商业行业76家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5576.75亿元,同比增长14.1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2.90亿元,同比增长20.68%,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增长0.42%。因此,2013年前三季度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主业方面没有明显好转,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仍然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消费景气度的影响,消费需求尚未全面复苏。
部分百货企业非主业业绩大幅增长提振行业业绩。2013年1-9月百货业49家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93.89亿元,同比增长9.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0.30亿元,同比增长37.34%。业绩增速较高的原因有2方面:部分企业房地产项目确认收益;部分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长。另外,商业物业行业在龙头企业海宁皮城的带动下,收入增长24.13%,利润增长34.24%。
超市行业单季度因费用率上升业绩下降。2013年1-9月超市行业8家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743.56亿元,同比增长9.9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10.32%,其中第三季度下降26.96%,主要因为费用率上升幅度较大所致。
东莞证券研报则从不同区域对百货超市行业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中西部地区百货收入增长接近15%要明显高于一线城市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的基数较低且竞争环境较为缓和。
民生证券认为,尽管零售行业整体增速依然为负,但好于去年同期。13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的净利润增速为-4.45%,好于去年同期的-19.81%。分子行业来看,珠宝奢侈品、百货和超市类在2013年前三季度均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增速分别为34.74%、7.65%和11.32%;电器连锁类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为-71.17%。分季度来看,三季度零售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7.31%,较一季度的2.57%和二季度的5.43%下滑幅度较大。